第三篇 农业科学技术 第五章 农业机械 第四节 收获机械 1965年,东北农学院、省农机所程万里等研究成联合收割机双刀割刀装置。解决国营农 场草荒严重地块小麦收割时杂草堵塞苏式C-6牵引式联合收割机的问题,提高了机械效率和 收获质量。蒋亦元等研制成圆柱、锥形滚筒式脱粒机,改装苏式DB-10清选机,解决了小麦 收获时常常出现断穗给清粮、脱粒、烘干作业带来的困难。1966年,省农机所赵英哲等研制 成MS-2型马铃薯收获机,明薯率达98%,生产效率为0.5公顷/小时。1973年,省农机所周 国柱等与有关部门协作研制成丰收-2型立式玉米收获机。采用链条夹持切割后摘穗,茎杆粉 碎还田或整株回收,总损失量不大于5%,苞叶剥净率大于75%,东方红54/75拖拉机配套 牵引作业,并连接果穗拖车,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2年,赵允太等与有关单位协作研制成4DN2型大豆挠性低割装置。用于收割大豆,割 刀对地面仿形,割茬低而整齐,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获1983年黑龙江省 科技成果二等奖。1987年,李文生等研制成4U-2马铃薯挖掘机。可进行马铃薯的挖掘、升运 分离、放铺、人工检测的收获,可在含水率25%左右的粘重土壤和中粘土壤中作业,对马铃 薯损伤率不超过5%,漏挖率不超过2%,减少用工和劳动强度。1988年,东北农学院蒋亦元 等研制成水稻割前脱粒联合收获机。收获总损失率为1速档1.92%,2速档2.11%,作业效 率为0.47公顷/小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