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电  报
第四章 无线电报通讯
第三节 业  务

  公众电报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哈尔滨始办无线电信业务。民国时期开始划分电
报种类。东北无线电台于1922年11月开办了军政电报、新闻电报、商务电报和普通公众电报
业务。
  东北沦陷时期,伪“电电”会社哈尔滨无线电发信所办理电报业务种类有:官报、至急
电报、至急私报、局报、至急局报、气象局报、新闻电报、照校电报、医疗电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无线电报业务与有线电报业务基本相同。无线通讯主要用于边
远地区(无有线电路的县、台)和应急通讯,战备演练的电报传递。
  应急通讯 1957年8月,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哈尔滨长途电信局调动15瓦小型电
台1部,用于抗洪通讯。1959年春季,黑河地区发现空投特情。无线科调派15瓦小型机2部,
中心台设于黑河镇,分台设在五道沟一带,协助追捕。同年,肇州大同镇地下发现石油,为
配合石油勘探工作,支援肇州邮电局15瓦小型电台1部,报务员2人,负责沟通与哈尔滨市的
通信联络。1960年,哈尔滨农田大坝汛情严重,无线科调派15瓦小型电台1部。1963年,依
兰县抗洪,无线科出动防汛电台15瓦小型机1部,负责依兰县水文站与哈尔滨联络。1964年8
月,海林大西沟出现汛情,无线科抽出15瓦小型电台1部,协助省水文站沟通联络。1965年6
月,伊春地区搜山,无线科抽出3部15瓦小型台执行任务,负责伊春—哈尔滨、伊春—东风、
伊春—爱辉的联络。同年8月,又出台协助海林长汀防汛。1968年春,黑河地区发生山火,
无线科出动15瓦小型电台5部执行扑火通信任务。1969年,应大兴安岭国防公路指挥部要求,
无线科抽出15瓦小型电台7部执行通讯和联络任务。1972年,为省微波线路勘测出动15瓦小
型机2部。1974年为大庆引嫩工程,出动15瓦小型机2部。
  1984年4月28日,齐齐哈尔和嫩江地区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暴风雪,齐齐哈尔—哈尔滨有
线电路全部阻断,双方及时开通无线电设备,传递灾情电报:29日调派小型机1部,报务员2
人,前往灾区。1986年7月,松花江哈尔滨段发生特大洪水。无线科共出动9部电台,其中40
0瓦单边带通信车设在市防汛指挥部,250瓦单边带通信车设在市电信局。另外还分别在市水
泥厂、太阳岛、前进乡、万宝乡、松浦镇、二水源地设15瓦小型机各1部。1987年5月6日,
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火灾。9日无线科出动了400瓦单边带无线通信车1台,并携带3台小型机,
由10名机报人员组成小分队赶赴塔河县。中心台设邮电局院内,分别与灾区漠河、图强,阿
木尔沟通联络,确保了前线扑火指挥部的通信联络迅速畅通。1989年8月,大兴安岭塔河县
暴雨成灾,山洪暴发。无线科出动250瓦单边带通信车1台赶赴塔河。出动400瓦单边带通信
车1台奔赴嫩江县进行抗灾通信联络,历时15天,完成了通信联络任务。
  战备演练 1968年为适应战备需要,哈尔滨长途电信局设无线通信保密台,设备为15瓦
小型机1部,地点在宾县武装部。1971年迁回,1976年撤销。1969年10月,无线科出动150瓦
双边带通信车2台,分别随黑龙江省军区通信营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执行通信任务。1969年,
黑龙江省战备办公室设防空警报台,无线科派出150瓦发射机2部、430型14灯收讯机2部,地
点设在黑龙江省公安厅,1972年撤销。
  1971年9月,“九·一三”事件发生后,无线通讯部门进入一级战备,机报人员一律
不准离岗,日夜待命,直至10月份解除。1973年7月,黑龙江省无线通信演练,地点在吉林
省榆树县牛头山,无线科出动15瓦小型机4部。1974年8月18日,黑龙江省无线通信演练,地
点在巴彦县西集镇驿马山,无线科出动150瓦双边带短波通信车2台,15瓦小型收发讯机4部,
历时1周。1975年9月,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组织无线通信战备演练,地点分别在五常县胜利
公社、宾县胜利公社和庆安县邮电局。无线科与7461通信大队联合出台150瓦双边带短波通
信车3台,历时一周,无线沟通率百分之百。1976年10月3日至12日,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组
织全省无线通信演练,7461通信大队及无线科出动15瓦小型机2部,双边带短波通信车4台,
500瓦发讯车1台,移动柴油发电机1台,7512—403型12灯收讯机5部。参加演练机报人员70
人,中心指挥部设在依兰县“革命委员会”。这次演练全省80多个市县局参加,共做报2000
余份,沟通率为97%。1978年9月,无线科与省7461通信大队联合进行战备演练,地点在尚
志县双井子一带,出动150瓦双边带通信车2台,沟通率为百分之百。1979年1月,东部边境
局势紧张,无线通讯处于一级战备,临时开设与省内边防市、县无线电台进行联络。2月2日
与省7461通信大队共同组织演练,出动双边带通信车4辆,机报人员30余人,分别在阿城镇、
舍利屯、杨树公社、双丰公社设台联络,沟通率为百分之百。
  1982年以后,无线通信业务主要用于参加全国、东北三省和省邮电管理局组织的战备通
信演练。至1988年7月,共参加战备演练9次,出动无线通信设备18台(部),人数达160多
人。
  电台出租 电台出租(出租台)主要服务对象是工作在边远及野外作业的森林调查、资
源勘测及交通不便的矿区等。
  无线电台出租业务始于1955年,由黑龙江省森林调查大队租用55型15瓦小型机7台,报
务员10人。总台设在齐齐哈尔,分台设在甘河、嫩江、漠河、二更山,内稳乐根和讷河等地。
是年大兴安岭森林调查队中心台设在大兴安岭,分台设在甘河、阿里河。翌年中心台移至齐
齐哈尔三里岗,报务员6人。1956年,海拉尔森林航空调查队中心台设在海拉尔,分台设在
阿尔山,设备全部为55型15瓦小型机。1957年,出租电台29部,报务人员34人,租用单位为
森林、地质和水利勘测单位。1958年,省公路勘测租用15瓦小型机1台,省地质队为勘测大
庆石油资源租用15瓦小型机1台。1960年,乌拉嘎金矿、大西林铁矿、多宝山铜矿分别租用1
5瓦小型机各1台。到1965年哈尔滨市长途电信局共出租电台20台。
  1966年以后,由于交通便捷,通信手段不断改善和发展,电台出租业务基本上停办。只
有地处嫩江境内的多宝山铜矿(五租台)还继续使用,报务员马云飞自1963年7月起,只身1
人工作在边远山区至今,受到人们称赞。
  无线寻呼 无线寻呼开办初期的服务范围是以哈尔滨市电信局为无线寻呼中心,半径15
公里内有效。
  无线寻呼开办的业务为4种:①直接寻呼:由“126”服务台直接寻呼被寻找人;②复台
寻呼:由“126”服务台代为叫人转传通信内容;③群呼:由“126”服务台寻呼同一信息的
几个或更多的用户;④紧急传呼:用于消防、灭火、抢险等特殊业务。
  无线寻呼中心台设于南岗区奋斗路408号市电信局四楼。服务部设于南岗区建设街115号,
服务部主要办理售机、收费和机器维修等业务。1987年4月1日,哈尔滨始办无线寻呼业务,
当年售出无线寻呼机605台,年寻呼量为595350次。至1990年共累计售机12512台,年寻呼量
为976856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