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市内电话 第二章 设 备 第一节 交换设备 一、人工交换机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东铁路局设临时电话所时交换设备为传呼式机,全部为人 工接线,手摇振铃。翌年1月改用磁石式人工交换机。光绪三十四年六月(1908年7月)由滨 江商会创办的傅家甸电话局开通时,设备也是磁石式人工交换机,容量为50门。至1945年, 哈尔滨有磁石式人工交换机63部,其中单式100门40部;特种100门21部;特种50门2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尔滨市内电话仍有部分人工交换设备。1954年,哈尔滨电信 局设平房电话所,设备为磁石式人工交换机,容量为50门,翌年增容为150门。1956年,市 内电话局设三九分局,设备为供电式人工交换机,容量为100门。1957年,市内电话局在东 风镇设电话站,设备为磁石式人工交换机,容量为20门,1959年增容为50门。1959年市内电 话局在太平区设三八分局,设备为供电式人工交换机,容量为200门。此后,人工交换设备 逐渐被更换、淘汰。1975年,市内电话七分局开通时,仍保留部分供电式人工交换机,容量 为400门。1982年7月,市话七分局二期工程增容4000门纵横制式自动交换机,原400门人工 交换机全部被替换。至此,哈尔滨市市内电话交换设备全部更新为自动交换设备。但仍有部 分工厂企业的小交换台使用人工交换设备。 二、自动交换机 哈尔滨最早投入使用的市内电话自动交换设备是步进制自动交换机。主要型号有“史端 乔”式(英国产)、“西门子”式(德国产)。宣统二年(1910年),滨江电话股份有限公 司更新市内电话交换机,设备为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百回线自动电话交换机,共15台。 1921年12月1日,中东铁路哈尔滨中央电话局购置了英国利巴普鲁自动电话制造公司生产的 “史端乔”式自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为3000门。 东北沦陷时期,伪哈尔滨中央电话局垄断经营市内电话,其电话交换设备为步进制自动 交换机。1934—1938年为“史端乔”式,1939—1945年为“西门子”式。 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至1980年,市内电话自动交换设备均为步进制交换机。主要型号有 日本F式、民主德国52C和国产47式等。先后装备的分局有四分局、三分局、五分局、六分局 和四○支局。1981年哈尔滨市开始使用纵横制自动交换机,型号为国产HJ—921,先后装备 的分局有七分局和八分局。 总容量为11000门。1986年,哈尔滨市开始引进日本程控交换设备,型号有F—150 (“NEC”公司产)和NEAX—61(富士通产),先后装备的分局有二二分局、二八分局、三分 局、四○分局、四一分局、七分局、八分局和平房电信局,总容量为103000门。至1990年, 哈尔滨市市内电话交换设备总容量为119000门,其中:程控交换设备为103000门;纵横制交 换设备为4000门;步进制交换设备为12000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