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共青团 1923年3月,中共北京区委派陈为人、李震瀛来哈尔滨,以《晨光》报记者身份为掩护 开辟党团工作。在进步青年中发展汪洁曼、李铁钧、马新吾、陈毅可、刘天佑为中国社会主 义青年团团员,7月组建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哈尔滨支部,直接受团中央领导。10月,中 国共产党哈尔滨组成立后,于12月决定党团员混合编组。同年底,陈为人、李震瀛因局势被 迫离开哈尔滨,哈尔滨党团组织不得不暂时停止活动。1925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 三次代表大会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组建了 共青团哈尔滨特别支部。从此,哈尔滨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各族各界青年,积极投入 了反帝反封建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2月哈尔滨沦陷。在这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哈尔滨团 组织在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通过举行飞行集会、街头讲演、散发传单、罢课罢 市、开展募捐、文艺演出、发表文章等形式,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进行英勇的 抗日斗争,在哈尔滨团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但是这个时期,由于日本侵略者残酷镇压抗 日活动,哈尔滨团组织同党组织一样屡遭破坏,尤以1936年和1937年最为严重。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保卫人民抗战胜利果实,中共中央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 战略方针,集中力量争取控制有战略地位的东北地区。中共中央派蒋南翔、宋一平等九十多 人组成的“五四工作队”来东北开辟青年工作。中共滨江地区工作委员会派王江夫等筹备成 立哈尔滨市学联,以加强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哈尔滨解放后,在中共哈尔滨市委的领导下, 在蒋南翔的直接组织下,于1946年8月11日成立了哈尔滨民主青年联盟(简称民青),哈尔 滨市青年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民主青年团的提议》中指 出:“先进的劳动青年与革命的知识青年组织,是党团结广大青年的核心。”根据此精神, 1948年5月,在民青的基础上成立了哈尔滨市毛泽东青年团(简称毛青)。9月,根据东北解 放区毛泽东青年团筹委会的通知精神,将毛青改名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解放战争时期, 哈尔滨团的各级组织,紧紧围绕“一切为了支援前线,一切为了战争胜利”这一中心任务, 团结教育广大青年,在遣送日侨、政权建设、参军参战、土地改革、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等 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为哈尔滨青年运动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为东北地区青年运动提 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尔滨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历经国民经济恢复、抗美援朝战 争,以及“三反”、“五反”,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 人民公社、反右派、反“右倾”、“四清”等政治运动,经受了锻炼和考验,积累了正反两 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在毛泽东主席“学习马列主义”、“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和“向 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下,团的各级组织遵循“党的中心工作就是团的中心工作”的指导思 想,带领青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积极开展各种生产突击活动,涌现了一批又 一批青年学习理论积极分子、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青年突击手、“五好青年”、 “三好学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发挥了突击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1957年5月, 团的“三大”决定,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使团的工作进入 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市团的各级组织结合历次整党对团组织进行整顿,加强团的思想建 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保证了团组织的先进性和群众性。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哈尔滨市团的各级组织同样遭到严重破坏,团的 各级干部被揪斗,团的工作陷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以至停止一切活动。1969年,毛泽东在 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提出:“还有一个团支部,整团的问题也提出来。”据此精神,在哈尔 滨市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领导下,开展了整团建团工作,此后,基层团组织陆续得以恢 复。,1972年,中共哈尔滨市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恢复群团组织的通知精神,决定恢复共青 团哈尔滨市委。1973年2月,召开了共青团哈尔滨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十一 届委员会。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历经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各 级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了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 的罪行,及其给团的工作上造成的危害;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 的观点。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团的各级组织从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把团的工 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 线,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团员、青年的头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广泛开 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新一代创业人”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 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为振兴哈尔滨经济和社会进步积极贡献力量。 哈尔滨市团的各级组织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了七十余年光辉历程,谱写了为人称颂的历 史篇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望,无愧于时代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哈尔滨市团组织努 力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积极带领各 族各界青年,继往开来,不断探索共青团工作新途径,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