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物资
物资
【概况】

    1989年国家分配给哈尔滨市指令性计划品种19个。其中:钢材7.32万吨,订货率95.7%;木材9。51万立方米,订货率100%;煤炭342.5万吨,订货率100%;水泥5.71万吨,订货率93%;硫酸10 650吨,纯碱10 130吨,烧碱3 920吨,橡胶3 006吨,汽车481辆,这些主要化工原料和汽车的订货率都达到了100%。根据哈尔滨市的重点生产建设、治涝、小商品生产和"383工程"的需要,国家和省增拨给哈尔滨市钢材9 000吨,煤炭2万吨,水泥4 400吨,还有其它物资等。在争取计划内物资资源的同时,通过市场调节,全年共组织进计划外钢材7.7万吨,木材8.39万立方米,水泥10.8万吨,煤炭38.2万吨。为鼓励开发计划外短线物资资源,物资、银行、工商等有关部门制定了开发短线物资资源奖励办法。通过协作,全年进钢材4.15万吨,煤炭41万吨,木材4.5万立方米,水泥6万吨,纯碱9 200吨。通过开发再生资源,全年共组织进落地油2.6万吨。全年还节约木材6.98万立方米,煤炭13.5万吨。
    在改革供应与经营方式上,一是贯彻产业政策,实行倾斜供应。采取有保有压、有取有舍、保优限劣的措施,对年利税分别在50~500万元以上的57户企业和"37143工程"建设的25项重点工程实行重点保证供应。对承担"383工程"产品的企业,制定了保证供应的政策。给生产29种供不应求产品的企业,提供物资保证。对生产一般性产品、限制生产的产品、超前消费的高耗机电产品、清理在建项目和落后淘汰产品的生产所需物资,采取了少分配或不分配、少供应或不供应的措施。二是强化服务,搞活经营。变单一经营、等客上门为多种经营、主动上门。在银根抽紧、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发挥物资供应主渠道作用,采取薄利多销、赊销、分期付款等供应办法。与工业、商业、物资行业的企业建立了联合经营的关系。
    对全市经营工业生产资料的单位进行了治理、整顿。在道里区安道街建成一条街式的超储积压物资、闲置设备交易市场。钢材市场试行了经营许可证制度、交易审验和投入资源申报制度,制定了钢材专营和代销办法。
    1989年,在工业生产出现滑坡,市场出现疲软的不利情况下,物资部门经过努力,年进货91 434万元,比上年增长19.66%;年销售89 187万元,比上年增长12.26%;年利淮 1 916万元,比上年增长7.1%;年费用水平8.15%,比上年同期上升0.53%(扣除新出台价格因素,实际比上年有所下降),年资金周转67天,比上年同期慢17天,主要是因市场疲软,库存增加,以及为遏制生产滑坡而开展赊销业务所致。
    (姜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