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物资 物资 【物资部门改革】 1995年,市物资部门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以开展"优化资本结构增强企业实力"为契机,推行各项改革工作。一是从产权制度入手,认真进行清产核资,清理债权债务,明确和界定产权关系。局属10户预算内国有企业参加了清产核资。资产总额为9.49亿元,企业申报处理资产损失为3 678万元,批准处理3 154万元;固定资产价值重估,增加3 296万元(净值),核定国家资本金1.26亿元,国有资产总价值1.48亿元。对市物资局105万平方米场地、44条铁路专用线(1.4万延长米)的产权归属和使用权进行登记。二是针对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承包经营、国有民营、股份合作、租赁经营等方式的改革试点。截至1995年末,局属14个专业公司有独立核算点323个,其中国有企业169个,集体企业154个。承包经营260个,实行国有民营6个,租赁经营23个,股份合作3个,委托经营1个,集体有民营4个,合资经营1个,其它形式25个(个人承包等)。三是推行各种形式的企业分配和劳动制度。1995年,企业内部分配方式主要采取了以"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为主线,按上缴或实现利税多少计提工资总量,实行内部分配;以“经营承包合同”为主线,按部门实行承包,并按完成合同的效益指标比例计提工资总量,实行内部分配;实行百元利润奖金含量计奖法,按完成利润的多少计奖,以拉开部门间的分配档次。截至1995年末,市物资局所属企业实行80%的全员劳动合同制,此项工作基本到位。四是以构建贸工技流通产业为目标,加强企业转轨变型。发展多种经营。除主营外,经营饮食服务、宾馆客房、服装百货等;多办实体,开办13个生产生活资料市场,新办经营性公司10个,增加经营网点13个;多项联合,与生产厂家联合(与上海桑塔纳汽车厂、宝山钢厂、煤矿等联合)。"四面向"即面向外贸、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达地区。市物资局在同江、黑河、北京等地建立了办事处,开展经济活动。构建贸工技一体化流通产业,使局属企业具备多种功能,形成组织社会大流通的开发型产业。利用现有场地、库房、道线及电、水、气向社会开放开展修理加工服务业。1995年局属企业此项收入在400万元左右。 1995年,局属企业开展了总经销、总代理。金属公司为乌兰浩特钢厂代理经销;机电公司为上海桑塔纳汽车集团代理展销;燃料公司为七台河矿务局代理经营,实行物资配送,将煤炭定点、定量、定品种为用户送货上门。 (王福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