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标准化 第二章 标准情报 第一节 收藏与使用 一、收 藏 哈尔滨市标准文献的收藏始于60年代初。1962年市标准计量局成立后,由标准化科负责 标准文献工作,首批收集了当年已出版的国家标准、部(专业)标准,以及少量的苏联国家 标准影印件。当时哈尔滨市图书馆也有少量技术标准的收藏,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汽轮机 厂、哈尔滨锅炉厂也收藏了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苏联标准。 1964年以后,扩大对标准的收集范围,收集了上海地方标准汇编16件,计量器具检定规 程1件,至此,市标准计量局标准收藏总数约4000册。 1966—1970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标准文献的收集工作停止,已收藏的标准也散失 很多。 1972年开始逐步恢复标准化工作,市标准计量管理局标准化处利用市政府特批的标准化 事业经费,购置了资料管理专用设备,加强了对标准收藏的管理。并于1975—1978年间,重 点对文化大革命中散失的标准进行了收集补充和完善,使标准计量局标准收藏总数增加到 10000件。 1979年根据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的规定,市标准计量管理局 成立标准资料室,标准文献工作从标准化处移交到标准资料室。同时计量检定测试所收藏的 部分计量资料也移交到标准资料室收藏。 80年代开始,随着全市标准计量工作不断深入,文献收集工作也不断加强。1981年市标 准计量管理局与国家计量出版社建立了计量资料发行工作关系。1982年由黑龙江省标准情报 中心赠送哈尔滨市标准计量管理局英国标准影印件1套,计7319件。至1982年底,市标准计 量管理局标准计量文献收藏总数达20000件,1983年达24000件,1984年达30000件,1985年 达35000件,标准计量专业期刊近50种,报刊40种,以及各种检索目录等,成为哈尔滨市标 准计量文献的收藏中心。 1986年起,文献收集工作配合全市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争创优质产品的标准 化工作,开展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重点收集。先后收集了全套原文版国际标准(一 直延续到1990年)、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英国标准影印件,至1988年底,收藏总数增加到 60000件。1987年1月,哈尔滨市标准情报研究所正式成立,下设文献室,负责标准计量文献 的收集、加工、管理与服务工作。至1990年,标准文献收藏总数已达到71000件。 二、使 用 60—70年代,哈尔滨市的标准文献仅限于对生产部门提供查阅。由市标准计量局标准化 科和哈尔滨市图书馆集中对外提供服务。 1972—1975年间,市标准计量局标准化处开展了地方农业种子标准化工作,制定出全国 首家的地方蔬菜种子标准45个,得到国家标准局的重视,并向全国推广。配合这项工作,由 标准化科先后向全国各地发放《哈尔滨市蔬菜种子》地方标准汇编500册。 80年代,加强了标准计量文献服务,积极开展文献的交流与传递。1981年市标准计量管 理局资料室与国家计量出版社建立了计量文献的发行关系,又于1985年与国家标准出版社建 立了标准文献发行关系,为哈尔滨市各行业标准、计量部门提供文献服务。并先后发行长、 热、力、电等10大类计量检定规程和量具修理图书5000册。 1984年,为贯彻国家标准情报工作方针,及时准确向生产企业提供标准信息服务,市标 准计量管理局资料室购置了复印机1台,增设了标准复印服务,提高了收藏标准的利用率, 查阅文献人数逐年增多。同年,市标准计量管理局资料室配合哈尔滨市产品“电热褥”的生 产,将国外先进标准,及国际电工委员会有关标准,翻译汇编成《国外电热寝具》一书,向 哈尔滨市有关厂家及其它省市发行800余册。 1986年起,市标准计量管理局计量管理处开展了对哈尔滨市计量检定人员进行升定级考 核工作,发行了《计量专业人员考核纲要》3000册。并为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公差与 配合》的宣传贯彻,提供了国家标准3000余册。 1987年,市标准情报研究所开展向全国10家省、市(其中包括广州、安徽、福建、河南、 河北、沈阳、长春、吉林等)标准情报部门提供国际标准复印及国际标准目录翻译服务。先 后提供了国际标准复印件达16000件,国际标准译文目录35000余条。并为全市8个工业主管 局提供了国家标准达200余册。 1988—1990年,文献工作重点为哈尔滨市标准、计量定升级工作服务。如《标准化工作 守则》、《能源标准》、《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等国家标准,成为指导 各企业上等级必不可少的文献。 显示原文件 显示原文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