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相关新闻机构 第一章 新闻通讯机构 第二节 外国通讯社 一、苏联塔斯社哈尔滨分社 塔斯社是在1924年9月《奉俄协定》签订后于1925年8月1日在哈尔滨设立分社的,社址 在南岗,最初的分社长是德雷基。当时苏联的消息,很多是通过它向哈尔滨报界提供的。因 此被日本特务机关视为眼中钉,称它是苏联在哈尔滨“挥动魔手的中心”,奉系地方当局也 多方限制其活动,并建立国权通讯社与该分社抗衡。哈尔滨沦陷后,该分社于1933年6月撤 销。 二、英吉利——亚细亚电报通讯社 英亚社于1929年2月9日开始发稿。社长是英国人弗利特。哈同·弗利特是犹太人,原担 任英国保守党《晨邮报》驻哈特派记者,享有治外法权,1924年主办英文《哈尔滨晚报》后 改为《大光报》。英亚社成立后,同《大光报》在一起,社址在道里九道街路北一座楼房里。 在临街二楼阳台上,挂着一面很大的英国旗,以免军警擅自入内。 英亚社的真正编辑部在另一个秘密地点,设有无线电台收发俄文电稿,从莫斯科发来的 俄文稿,打印后即送哈市俄文报订户,或由中文翻译部译成中文,刻蜡板油印,分送中文报 馆。俄文翻译部把东北各地中、日文报刊的重要消息译成俄文,电传莫斯科,转发世界各地。 “九·一八”事变前,英亚社在天津、沈阳和大连设有分社。各地义勇军和抗联的消息,很 多就是英亚社发向国外的;苏联、各国共产党和工人斗争的情况,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 机等,也由英亚社传入哈市和东北各地。当年中共北满特委公开发行的《哈尔滨新报》,绝 大多数国内外新闻,都是英亚社的电讯稿。《国际协报》等哈市报纸,也常利用英亚社稿。 直到1936年,中东铁路被日伪收买时,英亚社结束了在哈尔滨的业务。 三、东方通讯社哈尔滨支社 东方社哈尔滨支社,成立于1921年6月1日,是日本国内通讯社在哈尔滨设立的第一家支 社,社长广冈光治。该支社每日发行誊写印刷稿200份,其中日文稿100份,中、俄文稿各50 份。当时哈市10几家中文报馆,全部采用其稿。1926年4月,日本东方社与联合社合并,它 又成为东方——联合通讯社哈尔滨支社,直到日伪“国通社”成立时撤消。 四、哈尔滨通讯社 哈尔滨社是由日本国内3家报纸的通讯员近腾义晴、大河原厚仁、荒木升,合伙组建于 1920年4月。发行“通讯”形式的小报,为日本国内报纸提供稿件。不久停办,由大川周三接 办,并于1932年哈尔滨沦陷后改组扩大,专门办日文报纸《哈尔滨新闻》,改称新闻社。 五、其它外国通讯社 托霍电讯社 由白俄在哈尔滨建立,1922年6月27日开始发行“通报”形式的《托霍报》。 1929年并入日本东方——联合通讯社哈支社。 北满电报通讯社 由日本人杉浦龙吉于1922年11月在哈建立。 帝国通讯社哈尔滨支社 成立于1925年9月,日本人越野宗太郎为支社长。该社是日本 宪政会于1888年创设的。哈尔滨支社地点在道里透笼街14号。每日发稿50份。当时宪政会正 主持日本内阁,但帝国社经营不景气,1929年破产,哈支社也随之消失。 露西亚通讯社 1925年在道里买卖街创设,也称日苏社,社长为日本人近滕义晴,每日 发稿50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