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市地志办作为全国新一轮试点单位,全面推进志书断限下延工作,抓质量、求突破、出成果、上水平的一年。全市地方志工作总体要求和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修志为用、修用结合"的原则,在全面推进我市地方志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力求在提高志书编纂质量、加大为中心工作服务的力度和建立地方志工作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取得新进展。认真按照中指组对新一轮修志试点城市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应新一轮修志、用志工作需要的工作思路、工作体制、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开创全市地方志工作新局面。
1、强化理论研讨、队伍培训工作。组织召开理论研讨会和举办各类修志人员培训班35次。
2、做好篇目的完善细化工作。全年完成市志篇目115章(篇)。
3、做好后续5年的资料补充搜集工作。全市搜集资料385万字。
4、做好志书编纂工作。全年完成志稿472万字,其中市志完成172万字,区、县(市)志完成300万字。
5、做好断限调整前志稿的复审工作。全年复审志稿115万字。
6、做好市志志稿抽审工作。全年抽审市志志稿46万字。
7、做好区、县(市)志志稿抽审工作。全年抽审区、县(市)志稿120万字。
8、做好区、县(市)志篇目的完善细化工作。全年完成区、县(市)志篇目58篇。
9、做好《当代哈尔滨简史》的审验工作。年末完成21万字。
10、继续开展编写中间成果工作。全年完成中间成果1部(初稿)。
11、办好《哈尔滨史志》期刊,全年出版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