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哈尔滨市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全国、省地方志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继续坚持"一体两翼、七业并举"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坚持依法治志,提高法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市地方志事业持续、健康、全面发展。
    一、加强依法治志工作
    一是加大学法普法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全精神,深入研读《地方志工作条例》和《黑龙江省地方志工作规定》(以下简称"一例一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全面准确把握其内涵实质。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宣传和理论研究平台宣传相结合等方式,营造依法开展地方志工作的舆论氛围。二是开展执法检查和督办工作。以"一例一规定"为准绳,通过狠抓"一纳入、八到位"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改善地方志事业发展环境。三是加强协调沟通、理顺职能工作。坚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尽快依法理顺市级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职能。四是统筹制定地方志事业长远规划。《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正式下发后,市地志办统筹制定全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各级地方志机构也要早启动、早着手,谋划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地方志工作,将长远奋斗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具体化,整体、协调推进。
    二、加强志鉴编纂出版工作
    一是坚持质量与效率并重。按照中指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要求,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采取强有力措施,做好哈尔滨市第二轮志书编纂收尾工作。《哈尔滨市志》(1991-2005)编纂出版1卷;验收"人物"、"附录"、"总叙"、"大事辑要";终审2卷。区、县(市)志编纂出版1部;验收2部;复审2部。二是加强服务与指导。继续推行领导及专家分工负责制,推动二轮志书编纂工作。密切联系未完成二轮志书编纂出版任务的区、县(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要加快进度,又要保证质量。三是做好区、县(市)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工作。坚持一年一鉴原则,配齐人员,加强编纂力量,明确责任。严格执行中指组《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试行)》,做到观点正确、框架科学、资料翔实、记述准确、编写规范。运用典型引路的方法,继续推广先进经验,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努力完成一年一鉴工作。
    三、加强地情资源存储开发利用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地方志网站建设。哈尔滨地情网站是社会各界了解哈尔滨市情的主要窗口,要继续加强地情网站的建设,继续为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提供资料;要结合实际调整部分栏目设置;做好地情信息、工作动态、年度化资料录入工作;加强地情数据库建设。各区、县(市)志办要建设与维护好本部门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本区域地情资料及方志研究成果的发布与共享,及时为社会各界提供地情信息服务,为地方志工作对外宣传、服务现实提供重要媒介。二是切实加强资料年度化工作。各单位要按时上报提纲和资料。市直承编单位要依据资料年度化培训课件做好工作,区、县(市)推广呼兰区志办、阿城区志办经验,进一步规范资料年度化工作。三是加强地情研究成果的编纂出版。做好《哈尔滨音乐简史》、《哈尔滨多元文化》和《1929-1932年中东铁路年报》等地情书籍和旧外文文献整理出版工作。各区、县(市)应结合实际确定任务。四是加大地方志成果的宣传力度。继续开展"送书进基层"活动;加强与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合作,拓宽宣传地方志工作以及地情研究成果的交换和展示渠道;开通市方志馆官方微信平台;更新市方志馆官方微博,宣传哈尔滨地情;组织开展地情知识竞赛活动。五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宣传工作。以市方志馆为基地,搞好学习培训,办好"讲述哈尔滨自己的故事大讲堂",有序推进口述历史视频录制工作。推广哈尔滨地情展及微展"家乡的记忆",提高对外服务质量,保证展示效果。
    四、加强方志理论研究和学会建设
    一是做好两刊编辑出版工作。年内出版《哈尔滨史志》4期和《哈尔滨市情活页》6期。二是推进方志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继续深化"哈尔滨名称由来"和"哈尔滨城市纪元"课题研究,结合哈尔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现状,形成调研报告。结合实际,开展理论培训。三是进一步加强市地方志学会以及各分会的组织建设。适时召开市地方志学会四届四次常务理事会,按会议部署抓好各项工作。
    五、加强党建和思想作风建设
    一是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把科学理论武装、理想信念教育摆上突出位置,组织全办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引导全办干部职工深入领会新思想、新要求,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大力营造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浓厚氛围。二是抓好"三基工程"工作。将党建工作融入全办业务工作,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规范基本制度、强化基础工作,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要在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上下功夫。规范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支部会,高质量上好党课。三是深入开展创建首善机关活动,切实加强机关文明建设。以"争先优、尊法治、重作为"为主要内容,集中开展"送温暖主题党日"活动,先锋岗主题活动,推进包帮扶工作。通过共建、参加义务劳动、走访慰问贫困低保户和包帮扶贫困对象,为其献计献策共谋发展。为基层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四是加强和改进业务培训工作。结合创建首善机关,继续开展办"比、学、赶、帮、超"主题实践活动。以赛促学,历练队伍,提升全办干部职工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五是研究制定全市方志人才培养规划。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学习培训新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交流与研究,全面提高全市地方志工作者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培养一支适应我市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一是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始终把讲政治、守纪律、懂规矩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积极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全办党员干部职工践行"三严三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坚强的党性和严明的纪律贯彻党的各项政策,落实好各项工作。二是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坚持办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两手抓、两促进。办领导与各分管处室(部门)签订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暨岗位目标责任状,将其纳入领导干部和各处室(部门)岗位责任制目标,严格检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建立办党风廉政建设常态机制。进一步完善机关纪检监察组织体系,切实履行机关纪检监察组织的监督责任。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及时进行廉政提醒教育谈话和诫勉谈话。办机关纪检监察组织每半年向市直机关纪工委和办党组书面报告一次工作。
    新时期的地方志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哈尔滨市的地方志工作越来越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这都为我们实现跨越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条件。2015年,我们要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力争在新常态下实现全市地方志事业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