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一章 建党和领导反帝反封建军阀斗争 第六节 中东铁路事件中的工人运动 1929年5月27日,东北当局慑于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借口苏联在驻哈尔滨总领事馆 召开远东党员大会,“宣传赤化,显违奉俄协定”为由,派军警搜查该领事馆,逮捕苏方与 会人员39人。7月10日,在国民党南京政府唆使下,东北当局出动大批武装人员占领中东铁 路全线,宣布接管中东铁路,并且在中苏边境挑起战争,造成震惊中外的中东铁路事件。7 月12日,中共中央发表宣言,申明对中东铁路事件的立场。7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 中东铁路事件给满洲省委的指示信》,指出:中东铁路事件“绝不是蒋介石或张学良某一军 阀的单独行动,而是他们在帝国主义指使下的共同行动”,并且提出“拥护苏联”的口号, 要求满洲党组织领导工人阶级了解拥护苏联的必要性。当时,对中共中央提出的口号,党内 有不同意见。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化名之启)连续多次 组织省委成员进行讨论,力求在认识上取得一致。但是在执行中遇到不少困难。哈尔滨市委 在给满洲省委的报告称:“中东路事件已发生两月余,但这期间,我党在群众中影响并没有 扩大,反而使工作愈发不能开展”。根据这种情况,满洲省委在总的方面继续贯彻执行“拥 护苏联”口号的同时,在具体斗争策略上逐渐有所改变。在省委讨论中,刘少奇表示:“不 管群众怎样,一开始便直接提出‘拥护苏联’,不详细解释‘拥护苏联’在民族方面的意义, 不用多设想的方法引导群众来认识苏联,认识国民党,认识解放中华民族的道路,使群众自 觉地了解拥护苏联之必要,是过于急性的脱离群众的蛮干。”他还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 键是领导好哈尔滨中东铁路工人的斗争。 组织怠工斗争 1929年9月26日,刘少奇亲自到哈尔滨指导工作。他抵达哈尔滨后,立 即对如何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怎样开展中东铁路工人运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他了 解到东北地方当局一方面竭力驱逐苏联职工,以白俄代替,另一方面对中国工人进行压制, 将优厚待遇完全取消,并且延长工时,实行白色恐怖。而哈尔滨市委,有人主张把中东铁路 的斗争局限于经济斗争的范围;有人力图组织拥护苏联,反对军阀强占中东铁路的示威游行。 满洲省委派遣到中东铁路总工厂工人中工作的郭隆真认为,在当时白色恐怖的形势下,斗争 方式应当有所转变,不宜马上组织示威游行,应当以怠工形式进行反抗斗争;围绕工人最关 切的问题,发表告外站工友书,派人到各工厂鼓动联络,争取共同行动。刘少奇支持郭隆真 的意见,指出怠工是适合当时环境的正确斗争形式,不但不能停止,而且应该扩大,并且鲜 明地提出“反对裁人”、“反对取消暑假”、“反对减少工人工资”、“反对卢布改哈大洋” 等代表工人利益的斗争口号,逐步引导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步入政治斗争的轨道。在刘少奇 领导下,哈尔滨市委成立了以张洛书为领导的职工运动委员会,除努力扩大中东铁路总工厂 工人的怠工斗争之外,还发动地包(机务段)、上号(今香坊)等处铁路工人的怠工斗争, 使其互相呼应。10月下旬,刘少奇对中东铁路工人运动做了具体部署后返回沈阳(1929年奉 天改称沈阳)。 满洲省委听取刘少奇巡视哈尔滨工作的汇报后,充分肯定刘少奇在哈尔滨所做的各项工 作安排,并且于10月29日发出《中共满洲省委关于中东路问题给哈尔滨市委几点指示信》, 明确指出:为避免白色恐怖的摧残,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采取各种不同的斗争方法,提高群 众觉悟,打破反动的“爱国主义”欺骗,继续以中东铁路总工厂为中心,联络各站、段,汇 成总的斗争;建立工会组织是当前迫切的任务;深入扩大党的宣传、拥护苏联的宣传是十分 必要的。根据满洲省委的指示,哈尔滨市委重新确定工作方针,将发动日常的经济斗争与当 时的政治任务联系起来。 在满洲省委和哈尔滨市委的领导下,中东铁路总工厂的工人斗争迅速打开了局面。11月 初,有700余名工人包围铁路管理处。工人们还两次迫使当局收回减少工资的成命。在中东 铁路总工厂工人斗争的影响下,同记工厂、糖厂、平民女子工厂、印刷厂、小铁工厂、皮鞋 工厂工人都相继展开了怠工斗争。 领导复工运动 1929年12月22日,东北地方当局军事挑衅失败,被迫与苏联政府签订 《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中东铁路恢复中苏共管,并且确定:凡在7月10日中东铁路事件以 后被裁减的苏联籍职工应予全部复工,同时期内新招募的人员应全部裁撤。1930年1月10日, 中东铁路总工厂公告裁人命令,被裁的白俄有二三百人、华工约300余人。裁人命令下达后, 工业维持会的头目和白俄分子乘机煽动:“中国工人通通要开除”,“红毛子抢了你们的饭 碗”,企图策动反苏罢工,掀起反苏浪潮。1月11日,刘少奇第二次到哈尔滨后,立即召开 哈尔滨市委扩大会议,分析中东铁路总工厂工人斗争形势,建议组织失业工人搞一次复工运 动。据此,哈尔滨市委决定以中东铁路总工厂为中心,领导工人开展复工运动,进而准备组 织全路工人开展反对东北地方当局的总罢工。 1月12日,被裁的中国工人在李梅五、唐宏经(哈尔滨市委委员)等人带领下到铁路局 请愿,要求复工;局长不见,又到督办公署,督办莫德惠表示:“尽量使你们不失业,造个 名册来吧。”当晚,刘少奇听了汇报后,指示立即组织失业团。他认为“失业团是目前发动 北满群众斗争的中心,是广泛取得社会同情,动员在业的铁路工人协助的一种好的组织形式”。 并且强调“复工运动的目的,不只限于争得失业工人复工,主要的作用是利用失业团的公 开机会,去发动组织全路以及其它各厂各业的工人斗争。”在刘少奇领导下,1月14日被裁 中国工人成立了东铁失业复工团(以下简称失业团),选出委员和代表,组成失业工人代表 会。失业团设立办事处、体育队(纠察队)、讲演队,由党团员担任领导人和外站巡视员。 同时,发出《告全路工友书》、《告全国父老书》、《致俄局长信》等。《告全路工友书》 明确提出:要求立即恢复一切被裁工人;开除一切白党,补上中国工人;组织工人自己的工 会,打倒工业维持会;反对吃私上人,路局上人要先上失业工人;给失业工人补助津贴;失 业工人都要加入失业工人复工团。并且在报纸上刊登启事,号召失业工人报名,呼吁各界支 援失业团。 1月14日和15日,失业团同铁路局副局长郭宗熙谈判,3次包围机务处副处长办公室,多 次冲进工厂与副厂长李祖藩讲理,到铁路督办公署请愿,并且散发传单万余份。 1月19日,在郭隆真的组织领导下,中东铁路总工厂在业工人成立失业工人后援会。23 日发表声明,要求中东铁路当局收回裁人成命,使全路失业华工一律复工,并且揭露工业维 持会,号召全体工人“一致否认其为代表之工会。一切复工交涉,全体工友托付中东铁路中 国工人失业团办理”。失业工人后援会还派代表携捐款援助失业团。 失业团复工运动的消息在报纸上公布后,东北各地积极响应。吉长路、吉奉路先后派代 表到哈尔滨,表示对失业团的支持。沈阳兵工厂工人组织了中东路失业工人后援会。哈尔滨 的皮鞋业、油坊、火磨、老巴夺烟草公司、秋林洋行、电车厂、印刷厂、平民女子工厂和小 铁工厂等处工人,也都给失业团以各种援助。中东路沿线各站、段反响尤为强烈。铁路消防 队派代表,要求直接加入失业团。在复工运动的影响下,哈尔滨洋服工人成立洋服工人互助 会,并且开展要求休息星期天的罢工斗争。同记皮鞋工厂收到失业团的传单后,争相传阅, 并且立即行动起来组织工会,酝酿罢工。 在哈尔滨各界和在业工人的有力支持下,复工运动迅速展开。中东铁路当局为避免事态 继续扩大,被迫答应失业工人的要求,首先给100多名工人复工,一周后又给一批失业工人 复工,对一部分不能复工的小工发了救济费,准备裁减的也不予裁减。复工运动取得胜利后, 工人说:“裁掉还收回来,这是哈尔滨从来没有的事。” 建立工厂委员会 刘少奇在领导复工运动一开始就指出:“工人斗争发生后,工会问题 是一切问题的中心。”“我们应当完全站在工人群众利益上独树一帜,建立自己的工会,即 工厂委员会。”在失业团成立的第二天(1月15日),他指出:要向工人讲清楚工业维持会 的罪恶,指出“三十六棚”总会和南岗分会都是一路货色,都是工人的死敌。讲清宗旨,说 明工人要成立自己的工会,讲清建立工会的办法,然后组织筹建。在刘少奇和哈尔滨市委的 领导下,郭隆真深入工人群众,宣传各地成立工会的经验,同工人群众共同研究成立工会的 办法,然后把骨干分子派到各分厂做宣传发动工作。中东铁路总工厂内外很快就贴满“打倒 吃私上人的工业维持会”、“成立工人自己的工会”等标语,散发“不信天,不靠地,要想 解放靠自己,推倒工维会,建立新工会”的传单。1930年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一),郭隆 真根据哈尔滨市委的决定,以拜年为名在偏脸子八道街(今安康街)29号,召开有各分厂工 人代表10余人参加的筹备会议,酝酿工厂委员会的组织方案,选出3名筹备委员,郭隆真帮 助起草了布告。布告贴出后,发起人利用工人围观的机会,动员赞成者签名。“三日之内, 签名者达八百余人”。连反动气焰最凶的那个分厂,也有五分之四的工人签名。随后,中东 铁路总工厂工厂委员会宣告成立,9个分厂共选出15名委员,机器分厂工人张明德当选为主 席。会后,发表了中东铁路总工厂工厂委员会成立声明,并且在各分厂张贴,宣告“工厂委 员会办理厂内一切日常有关工人事宜”。同时将声明送铁路局、督办公署、东省特别区行政 长官公署等。 铁路当局和中国官厅对新成立的工厂委员会不予承认。对此,刘少奇指示,工厂委员会 要扩大组织,发动群众斗争,包围厂长,要在群众中造成除工厂委员会之外,任何人的命令 也不服从,任何人也不能维持工厂秩序的局面,迫使厂长承认工厂委员会的代表权。张明德 等工厂委员会的骨干在郭隆真的领导下,排除反对派的干扰和阻力,坚持按照刘少奇的指示 继续发动群众,决定以工厂委员会名义召开一次群众会。通知刚发出一小时就集合起1000多 名工人,高呼“打倒工业维持会”、“打倒工贼”的口号。工厂委员会委员名单得到群众大 会通过,宣布中东铁路总工厂工厂委员会正式成立。消息传出后,拥有200多人的机务段在 业工人组织准备加入工厂委员会,消防队也有数十人要求加入,沿线工人也都准备和总工厂 工厂委员会一起行动。在广大工人的强烈要求下,中国官厅于1930年4月被迫将工业维持会 解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