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档案
【概况】

    199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5周年,全市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加强了对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指导。年初,市档案局与市人民政府法制局联合制定了《档案执法检查办法》,并重点检查了七区五县(市)人民政府的机关档案工作。还抽查了市工商局、文化局、人事局、劳动局、经协委、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哈尔滨分行等单位的档案工作及专门档案的管理情况。随着哈尔滨市与兄弟城市政治、经济往来的扩大,市政府驻外办事处的增多,市档案局与市政府办公厅组成联合检查组,首次对市政府驻大连、北京、天津、上海、厦门、大庆、广州、深圳、珠海、海南等10个办事处的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进行了检查。此外,市档案局监督指导部门还在企业中开展了“贯彻实施《档案法》合格企业”活动,并为23家达标的工商企业进行了考评验收。在完善地方档案法规体系方面,市档案局于年内拟定并颁布了《村镇档案管理办法》、《哈尔滨市工人档案管理办法》、《哈尔滨市文书档案案卷质量标准》、《哈尔滨市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升级办法》、《关于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林业和水利档案工作的通知》、《关于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加强档案工作的通知》等7项规章。同时,分5期举办了文书档案案卷质量标准研讨会,组织全市机关、事业单位300多名专兼职档案干部对新标准进行了学习和研讨。对在机构改革中关、停、并、转的企业,市档案局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妥善安置和移交了这些企业的档案。市档案局还组织力量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中外合资企业的档案工作进行了调查。
    在继续开展档案管理升级工作中,全年共有52家机关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达到升级标准,其中市直单位22家,区属单位12家,县属单位18家,升级数比年初计划超额8.3%。有7家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达到升级标准,其中市属单位5家,县属单位2家,升级数比年初计划超额75%。有2家县档案局(馆)达到升级、定级标准,其中阿城市档案局(馆)升为三级,依兰县档案局(馆)定级。此外,还对6家农业科技事业单位进行了档案管理工作试点。
    按照档案干部必须持证上岗的要求,市档案局分别在哈尔滨大学、哈尔滨建设职工大学举办了机关档案干部培训班和企业档案干部培训班,共有419人获得岗位证书。道里区、市交通局、市房地局、市农机局、市医药局和第一机器制造厂、水泥厂等地区、单位和企业自办了档案干部短训班,共培训300余人。在档案系列职称评审中,全市有76名档案干部晋升为中级职称,同时代评20名初级职称专业人员。
    市档案馆全年接收档案11 387卷。其中,市司法局公证档案1万卷,市民政局婚姻档案1 055卷,市妇联文书档案332卷。录制《哈尔滨新闻》档案50盘,并编辑整理新闻提要2万余字。全年共接待157个查档单位、2 641人次,提供利用档案8 833卷(册),为利用者复制档案复印件2万多张。抢救、整理市卫生局、市建工局的破损档案1 400余卷,整理、翻拍病变的照片档案4 125张。年初,市档案学会召开二届四次理事会,调整了档案学术委员会成员。在上报的85篇科研论文中,经学会常务理事会评审出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0项,佳作奖4项。11月12日,市档案学会召开颁奖大会,向获奖者颁发了证书。(郭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