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略 范介卿 范介卿(1886—1947年),直隶蓝山(河北省黄骅市)人。著名报人。 范介卿出生于一贫苦农家,幼年仅读私塾,后随其塾师赴海参崴谋生。光绪末年归国, 先任方正县警务局马巡绿巡官兼拘留所长,继任哈尔滨自治会第一选举调查主任。 民国初年,范介卿在滨江(今道外)开设派报社,包销中东铁路机关报中文《远东报》 与俄文《哈尔滨日报》,进而充任中东铁路商务代办处长,并相继在哈尔滨开办英俄烟草公 司东三省专卖处、华俄运输公司与协昌金珠店,成为一个敛财有方的买办。 1920年,《远东报》奉命终刊。范介卿与其兄创办《滨江时报》,3月15日创刊。其兄 聘卿任经理,主经营;介卿任社长,管办报。1924年附出小报《消闲录》,1925年又附录出 石印《滨江画报》。如此由一家报馆同时出版“一大二小”三份报纸,为20年代哈尔滨各报 馆中所仅有。 初期的《滨江时报》“每著社论,首倡实业”,还固定专栏,连载范介卿署名长文《经 济政策》与《法律解释》等,以应哈尔滨民族工商业之发展所需,在各报中颇具特色。该报 同时声称“不偏不党”,但因其与沙俄势力的联系,该报在政治上倾向十月革命后在哈白俄 复辟活动,在舆论上支持其反苏反共。 哈尔滨沦陷后,《滨江时报》于2月末最先复刊转向,第二天就抢先刊载尚未出笼的伪 满洲国“建国宣言”。1933年,范聘卿病逝,范介卿兼任经理与社长,该报在日伪当局的控 制下苟延残喘。“七七”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为进一步严密控制报刊,哈尔滨特务机关强令 《滨江时报》与《国际协报》、《哈尔滨公报》合并,于1937年11月1日出版了名为北满唯 一民办报纸、实为汉奸报纸的《滨江日报》。范介卿以股东身份被任命为新报常务理事兼营 业局长,主管广告与发行,成为社长王维周依重的该报第二号人物,直到日本投降之日为止。 抗日战争胜利后,哈尔滨原来的一些民办报纸相继复刊。范介卿一度打算也复刊《滨江 时报》,不料他于1947年4月突发心脏病,不治身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