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企业经营管理 第二章 生产经营管理 第四节 销售管理 哈尔滨市解放初期,几家重点木材工业企业根据国家下达的生产指标确定生产任务,工 厂按期完成生产任务后,及时调拨给军需部门。虽然当时没有提出计划经济体制,实际上是 按计划经济体制进行销售管理。 1950年,国家成立林业部。国营木材工业企业开始逐步实施计划经济体制。1952年开始, 逐步形成了两种销售方式,国营企业以国家包销为主,同时也有部分产品自产自销。集体所 有制企业,以自产自销为主,同时也通过加工定货、带料加工等方式进行销售管理。国营工 业企业为了综合利用等外材、小规格木材和非规格木材,还生产一些家具、生活用具和生产 生活用板皮、木子、锯末子、造纸材料等,采取自产自销的方式直接向市场销售或者向商 业部门销售。当时,市场上木制品比较少,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上都可以销售出去。1952年, 全市木材工业企业销售锯材26.06万立方米,胶合板3494立方米,工业总产值4218万元。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营木材工业企业国家计划内的锯材、特种箱子、胶合板的销售 工作,先由工厂向省、市林业主管部门提报木材工业制品的数量、品种、生产能力等经济指 标,最后上报到中央林业部。由林业部统一筹划,提出年度计划草案。由国家物资总局根据 国家计划,决定和下达木材工业制品供需对象。每年国家物资总局主持召开全国性的木材定 货会议。各用户和木材工业企业按照物资总局下达的供应和销售计划,签订供需合同。木材 工业企业根据供需合同,按照用户需要的数量、品种,按期、按质、按量、按时供货。工厂 把数量、品种、金额,通过银行托付给需方。需方接到木材产品,把款通过银行托付给工厂。 木材工业企业销售产品,主要通过合同、银行来办理,每个国营工业企业的销售人员只有2 —3人,全行业也只有二十几人管理销售工作,不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国营工业企业自产自 销管理工作,由于工作量比较少,也不做为工厂的重点工作来抓。 集体所有制的木材工业企业销售管理是以自产自销为主,采取以销定产,以市场的需要 进行管理。有的小型企业和手工业企业采取前店后厂的办法进行生产和销售。用户需要什么 样的品种、花样、规格,就生产和销售什么样的木制品。但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和手工业企 业的销售管理比较薄弱,对市场调查研究不够,不是自觉地去掌握市场的动向去销售,而是 从自己企业生产的木制品去了解市场的需要。因此,发展的比较慢,产品结构适应不了市场 的需要。 1958年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国营工业企业普遍忽视销售管理和市场经济,只要工 业总产值,不调查市场的需要和国家的需要,生产大量的木制品,特别是生产大量的方材、 板材、活动房子、特种箱子、家具等产品,造成了滞销积压,被迫减产。1960年全市木材工 业总产值21335万元,1961年下降到8047万元,1962年再次下降到7471万元。1960年锯材产 量100.15万立方米,1961年下降到26.7万立方米,1962年下降到30.54万立方米。从1962 年开始认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了产品结构,恢复了销售管理, 按照《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建立与健全了销售管理制度,特别是恢复了销售 计划,按照国家计划和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和销售。哈木厂为了解决产品积压、生产任务不 足的问题,组织人员到林业部门了解需要,寻找生产出路,找到新的生产方向。1962年开始 生产箱子。1963年,又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使企业重新得以发展。龙江木器厂为 了解决家具滞销问题,进行大量的调查,了解市场的需要,经过产品结构的调整,原先生产 民用家具为主转为生产企业、事业、学校、科研单位用的家具为主,使工厂很快恢复到原来 的生产水平。 “文化大革命”期间,有的国营企业被群众组织夺权以后,销售人员下放车间劳动,销 售管理部门只留几个人管理国家计划内的调拨木制品工作,忽视市场需要。国营工业企业自 产自销部分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也被打乱,无人负责。到1976年才开始逐步恢复和加强销售 管理,注意按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木材工业企业普遍进行了企业整顿工作。在整顿中加强了销 售管理工作,有的企业建立健全了销售管理制度,开始注意市场经济,增加自销网点。省森 林工业总局下放了销售的权力,企业对大部分木制品有权自主销售,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 同时,企业普遍建立了销售岗位责任制和销售管理制度,根据省林业系统开展木材订货合同 实现竞赛条件,针对产品库存情况,加强了同铁路部门的配合,按照合同准确地发运木材和 木制品,国营木材工业企业经济效益都比较好。1979年,全市木材工业企业销售收入14918 万元。 1984年10月以后,木材工业企业开始注意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调查了市场需要和 什么产品滞销。有的企业在商店、市场上增设了销售网点,增加联销网点。 1985—1990年期间,销售管理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有的工厂改变过去等(用户上门)、 靠(国家调拨)的销售方式,改为包(实行三包)、经(经销)、推(推销)、联(联销)、 展(门市部展销)等方式进行销售。并且按照用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服务第一的 销售原则,初步赢得了市场,赢得了信誉。有的集体所有制工厂,充实了销售队伍,提高销 售人员业务素质,实行了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承办了产品展销会,扩大了企业销售网点, 销售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1986年全市木材工业企业销售收入27738万元,1987年销售收入 34521万元,1988年36414万元,1989年39623万元,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但是,有的企业领 导树立营销思想还不够,没有把销售工作做为企业的主要生命线来抓,虽然增加了销售人员, 但人员素质比较差,没有很好地进行培训,企业对市场调查研究不够,在制订产品价格上有 时不够准确,在服务方法上做的不够踏实,对宣传广告等工作不够重视。特别是有的领导还 有依靠思想,靠国家,要政策,要投资,向上级要说法,没有面向市场。有的企业在市场上 找到了一种好产品,由于工厂的设计、审批到生产车间、投料时间过长,耽误了时机,市场 被别的企业或者个体业者争去了,又发生了产品滞销。1990年销售收入开始下降,从1989年 的39623万元下降到30802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