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08)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中省直在哈有关单位地志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精神,大力开发我市地情资源,切实做到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全局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现将《哈尔滨地情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二○○七年八月八日

                                   哈尔滨地情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规划

    开发利用地情资源,更好地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服务,是各级地方志机构的重要职责,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搞好今后几年我市地情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三个中心"(地情文献中心、地情开发中心和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搞好"四项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全局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为目标,以反映地情、突出特色、探索规律、提供借鉴为重点,以编辑出版书籍(包括纸介质和电子版)及网站录入传播为载体,动员组织全市广大修志工作者和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广泛参与,深入开展地情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为更好地认识哈尔滨、宣传哈尔滨,建设哈尔滨、发展哈尔滨做积极的贡献。
    二、规划项目
    1.编辑出版"哈尔滨地情系列丛书"
    《哈尔滨地情丛书》将从哈尔滨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挖掘题材,着重反映哈尔滨的自然环境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经济与社会发展特色及重大历史事件,为人们深入了解哈尔滨、认识哈尔滨打开一个新的窗口,为开展"三热爱"教育提供新的素材。《哈尔滨地情丛书》为系列化、不定期出版、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通俗读物。拟陆续出版30-40卷,总文字量约为1000万字,是地情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项目。
    2.编辑出版"大事要览"
    "大事要览"是适应当今快节奏工作需要,为市"四大委"领导提供地情信息的载体。辑录哈尔滨每月每日发生的大事、要事,采取活页信息的方式,双月编辑出版,每年年底集约成册,出版年度"大事要览"。通过对重大事件的记录和汇集,反映哈尔滨社会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概貌,为各级领导和各行各业人员查证历史、了解地情提供翔实资料,也为今后修志工作奠定良好的资料基础。
    3.加强"地情资源数据库"建设
    地情数据库是存储丰富地情资料、为社会提供快捷服务的重要载体。要拓展"哈尔滨地情网"的录载内容和表现形式,搞好升级改造。在地情网现有的基础上增设栏目,提供检索和下载,进一步扩充数据库信息量、扩大数据库信息涵盖广度、扩展数据库信息的纵深度,配合纸介载体开发电子地图、电子志书、光盘资料等,更全面、更完整、更系统的反映哈尔滨的历史面貌和现状,全方位、多形式地展示哈尔滨的建设和发展成就。努力建设一个综合性、科学化、现代化的地情资源数据库,使其成为世人了解哈尔滨过去、认识哈尔滨现在、规划哈尔滨未来的桥梁和窗口。
    4.办好《哈尔滨史志》刊物
    《哈尔滨史志》刊物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探讨方志理论、交流修志工作方法、发掘地情史料、展示全市修志工作进程、成果的重要"窗口"。办好《哈尔滨史志》要在增强指导性、学术性(或理论性)、实践性(或操作性)和可读性上下功夫。使刊物的栏目,所选文章的内容、体裁、版式和封面设计、装帧等方面有所创新,不断提高刊物质量。
    今年计划增加三个栏目,即"旧影寻踪"、"茗茶品书"和"机关风貌",在这三个栏目中,反映哈尔滨的遗址遗迹、读书活动的心得体会和地方志办公室的时事时讯,进一步宣传地方志工作,使《哈尔滨史志》成为全市修志人员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5.编辑"哈尔滨史话"
    "哈尔滨史话"拟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反映哈尔滨历史发展脉络、重大事件及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的普及性读物。通过编辑出版"哈尔滨史话",向广大读者展示哈尔滨的近、现代斗争风云、文史文脉、地域风情和沧桑变迁等,成为大、中、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乡土教材,成为旅游工作者宣传哈尔滨的导游图说。
    6.建立方志馆
    方志馆是集地情资料储存、地情文献研究、地情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地情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载体,是集中展示我市历史文化风貌与特色的重要窗口,也是我市开发利用地情资源的重要项目。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力争在一两年内把方志馆建设成为研究、开发、利用地情资源的重要阵地,成为哈尔滨市现代文化建设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实施办法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开发利用地情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因此必须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加以落实。按照整体规划,每年确定实施几个具体项目,逐步推进。
    2.建立队伍,集约人才
    地情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不是靠一两个人、一两个处室能够完成的,要深入动员广大修志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参与和支持,要把修志队伍自身力量与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力量结合起来,建立信息队伍、作者队伍和编辑队伍,调动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为搞好地情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3.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
    建立行政运行机制,各处室之间明确项目,落实任务,建立岗位责任制;在行政分工的基础上,探索地情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运行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各界力量,采取专项招标,专项攻关,专项承包等多种形式,形成行政与市场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真正把地情资源开发利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以争取最大的社会效益。 
    4.拓展渠道,筹措资金
    开发利用地情资源是一项造福当代、有益后世,具有长期社会效益的工程,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和支持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办法筹措资金。一要搞好立项招标,申要财政投入,作为必要的启动运转资金;二要拓展渠道,争取社会赞助;三要节约挖潜,立足自身解决一部分;四要面向市场,以书养书,在开发社会效益的同时,力争实现经济上的良性滚动与周转。
    5.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建立哈尔滨地情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领导成员,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制定计划,确定各项目的操作方法,确定专项负责人;加强领导,检查监督,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地情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