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海关监管 第二章 进出境物品监管 第二节 邮递物品 哈尔滨开埠通商前,经哈尔滨来往中外各地邮包、信件等仅做一般邮件处理,未设专门 机构查验。1907年哈尔滨设关后,《北满洲税关试办章程》中,对经由哈尔滨来往中外的邮 包、信件等监管查验办法作了具体规定。直至1919年,由哈尔滨寄往各国的邮包、信件等都 由滨江关查验、征税。1922年,北满邮政发展迅速,邮件比1907年增加21%。1924年,北满 与欧洲间成立夏季航空邮递公司。1929年后,凡经哈尔滨发往国外的邮包、信件等不再由哈 尔滨关查验,而由各口岸海关查验放行。1930年,欧亚航空公司成立,满洲里与伊尔库茨克 航路开通上海,所发信件可通过航空直达伦敦。哈尔滨发往各国的邮包、信件均送往满洲里 支关经监管查验出境,再由伊尔库茨克发往欧洲各国。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经哈尔滨进出 的邮递物品随之减少。 1946年,哈尔滨刚解放时,未设海关机构,一切监管业务由税务部门办理。此期间,哈 尔滨与各国的往来停止,仅限于国内解放区与非解放区之间的进出。1949年前,税务部门多 次发布“关于邮递物品进出的有关规定”,时处战争时期,其邮递物品的进出都在特殊情况 下进行。全国解放后,中国先后与苏联等国签订“通邮”和“贸易”协议。由此,经哈尔滨 国际互换局往来于各国和港澳地区的国际邮递物品日益增多。1950年初,东北海关管理局在 哈尔滨邮局派驻“包裹验证处”,负责哈尔滨进出境的国际邮递物品的监管;又与哈尔滨邮 局制定《哈尔滨海关、邮局关于管理国际邮递物品联合办事手续》,规定海关、邮局各自的 监管办法,具体进出境邮包投递手续,国际邮递的小包邮件、货样和商品性质的印刷品进出 口手续。由国外进口的邮包,经哈尔滨转寄其他地方或区域的,哈尔滨包裹验证处转寄指定 地海关办理;经哈尔滨转寄到未设关地点的邮件,由哈尔滨包裹验证处查验。 1950年—1956年,中国同苏联、东欧国家经贸往来频繁。从苏联和东欧国家邮寄进出口 的货物包裹较多。1952年,进出口邮包7万多件,其中贸易性邮包占50%。1953年,哈尔滨 支关、哈尔滨邮局制定《关于管理国际邮递物品联合暂行办事细则》,时值大量苏侨迁居回 国,来往于苏联的邮递物品大幅度增加。1954年进口邮包4.18万件,其中从苏联寄进4万件。 1955年进口邮包3934件,其中从苏联进口2044件。此期间,经哈尔滨关监管查验的国际邮递 包裹始终以苏联寄进的日用品为最多。 1957年后,中国经济状况不佳,出口邮包减少,进口邮寄粮食、副食品、衣物等邮包数 量上升。1961年,中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为缓解粮食紧缺,鼓励进口,海关规定对邮寄进 口的粮食、副食品不受数量和次数限制,华侨一律免税放行。随后,苏联、澳大利亚和印尼、 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副食品、白面等大件邮包大批寄进。由于出现寄件人申报不 实,多报少寄等问题,哈尔滨关立即改为在营业窗口会同收件人、邮局当面开启查验方法, 解除收件人的怀疑。全年进口邮包3.3万件。1962年进口邮包2.8万件。1964—1965年,每 年进口邮包6万件左右。1966年进出口邮包基本未有,邮办处仅有2人留守,各项业务基本停 止。1972年“中日邦交”建立后,居住在黑龙江省的日侨纷纷回国探亲,国外亲友和去日探 亲人员寄进大量新旧衣物、食品、日用品等邮包,税额一般在百元左右,也有时高达300多 元,虽超值一般都予以照顾放行。1972年起,由日本进口邮包居进口总数量的首位,其次是 朝鲜、美国、香港等地区。邮进的物品主要是衣物、药品、食品。出口邮包以寄往朝鲜、日 本为主。寄往日本邮包以土特产为主。1974年,海关总署决定实行“4包次”限制,限邮递 物品每户每年进出邮包各4次以内。 1978年,随着全国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日益发展,海关工作转变指导思想,验 放尺度不断放宽,查验方法不断改进。1979年11月,海关总署修改了邮递物品的监管规定, 放宽邮递进出口物品限值。国际邮包由原每包限值人民币50元改为100元,港澳邮包由20元 改为30元。取消每户全年只限收、寄4包次的规定,改为对国际邮包全年每户限收、寄各800 元,港澳邮包限收、寄各300元。1980—1985年,进出口邮包数量大幅增长,每年进出口邮 包最少的年份仍达万件以上。 1986年之后,海关改变对进出境邮递包裹逐件开拆的检查方法,加快了查验速度。来自 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邮包增多,有些邮包内装大量旧服装。根据 国家限制进口旧服装的政策规定,海关对进口旧服装邮包予以退运,对无法辨别的混装包裹, 实行开拆查验,分别处理,新服装放行,旧服装销毁。国外友好团体和出国探亲人员寄进的 旧服装,一般情况下予以退还,对声明放弃者,销毁处理。美国、苏联、日本、英国、加拿 大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寄进水稻、玉米、豆类、种子和花籽等包裹增多,海关采用“系统10 X射线”邮包扫描机查验,降低了邮包开拆查验率。1988年1月、6月,海关先后调整进出境 个人邮递物品的限量和限值,实施《海关个人携带和邮寄印刷品进出境管理办法》,进出境 邮递物品检验适当放宽。 1986—1990年5年间,哈尔滨关区验放进出境邮包186620件。除1987年较上年略有减少 外,其他年度均呈上升趋势。1988年验放进出境邮包37166件,比1987年增长43.1%;1989 年验放进出境邮包42599件,比1988年增长14.6%;1990年验放进出境邮包53249件,比1989 年增长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