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4月12日 俄军在哈尔滨枪毙日本军事特务小村与向后。 7月20日 中东铁路公司交涉全权代办达聂尔照会中方,请撤销马家船口中国税局。 8月11日 黑龙江将军驳复达聂尔关于撤销马家船口中国税局的要求。 9月2日 清朝廷下令废科举,办学堂。4日,清朝廷命各省学政均专司学堂事务,命翰林院编修李家驹提督东三省学校。 9月15日 日、俄两国公使照会清朝廷外务部,告之两国军队将从东三省撤退,把土地交给中国。 △ 为开放东三省,清朝廷命外务部、商务部会同北洋大臣、盛京(今沈阳)将军筹议东三省开埠通商、兴办实业的各项章程。27日,宣布开放东三省。 10月31日 清朝廷批准吉林将军达桂与黑龙江将军程德全的《添设哈尔滨关道折》,批准添设哈尔滨道员一缺,哈尔滨关道专办吉林、黑龙江两省交涉事宜和稽征关税。 11月27日 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哈尔滨和中东铁路沿线引起强烈反响,中东铁路管理局办公楼第一次被烧。至翌年1月8日又4次被烧。 11月 俄国社会民主党哈尔滨工人团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在哈建立。 12月16日 四品顶戴试用同知傅家店办事公所委员熊冕章呈请创设跃滨电灯有限公司,1906年1月12日正式筹办,总号设在哈尔滨道外,股金11万元。不久,该公司由德昌源票庄孙锡五接办。 12月7日 哈尔滨俄国工人、职员召开大会,成立由65人组成的中东路"特别罢工委员会",决定参加全俄铁路大罢工,8日,通电全线宣布大罢工。 12月22日 中日《东三省事宜条约》3条及附约12款在北京签订,清朝廷承认《朴茨茅斯条约》有损中国主权的条款,允许哈尔滨、三姓等16个城镇开埠通商。 12月24日 清朝廷批准在三姓设依兰府。在三姓与宾县之间的崇古尔库站设大通县(今通县);在富克锦(今富锦县)东北的拉哈苏苏设置临江州(今同江市),在吞河地方设置汤原县。大通、临江和汤原县均由依兰府管辖。 是年 俄国阿穆尔总督格罗德科夫在哈尔滨组成以驻哈远东军队后方总司令伊万诺夫中将为主席的"哈尔滨实施自治问题审议委员会",策划在哈尔滨与中东铁路沿线搞"自治"活动。该委员会按1902年沙俄在国内实施的城市自治规则,制定《哈尔滨自治会章程草案》。 △ 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总办周冕照会中东铁路公司,在交涉局后院开办"华俄学塾"(后改称"吉江译学堂"、"吉林省甲种商校"、"吉林省立第六中学"),校址在今道里地段街。 △ 俄国政府在哈尔滨懒汉屯建立临时无线电信局。1907年改为永久性无线电信局。1920年,中东铁路护路军接收后交中东铁路电信科管理。1922年由中国电信局接收。 △ 傅家店(今道外区)办事公所成立委员会,进行地方自治管理。 △ 滨江第一小学校(今正阳南小学校)在正阳(今靖宇街)南十一道街建成。 △ 中东铁路发电厂建厂发电。 △ 哈尔滨工商业迅速发展。人口增至25万人。 △ 英、美烟草公司在哈尔滨设立东三省烟草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