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群众体育
第二章 学校体育
第四节 踢毽、跳绳

  踢毽 踢毽是由中国古代蹴鞠运动演变而来。20世纪初,已为哈尔滨市中、小学学生所
喜爱。哈尔滨解放后,更成为中、小学生课余饶有兴趣的户外体育活动。
  1961年1月12日,太平小学为开展冬季体育活动,举行踢毽比赛。高年组踢毽精彩,踢
起来花样多,有单脚踢、双脚交换踢、拐踢、蹦踢、间踢等。
  80年代,踢毽活动列为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比赛项目。1981年入冬以后,为迎接区、市二
级踢毽和跳绳比赛,有141所中学和223所小学举行踢毽和跳绳选拔赛。参加学生有35万人。
12月下旬,市教育局、体委委托市少年宫。举行中小学生踢毽、跳绳比赛。花园小学刘立柱、
哈尔滨铁路第三小学王虹(女),哈尔滨铁路第七中学张秀权、哈尔滨市第七十一中衣彤
(女),哈尔滨市第七十三中傅成武、哈尔滨铁路第三中学仲继霞(女)分获小学组、初中组、
高中组单脚踢毽冠军。哈尔滨市第七十一中初一女学生衣彤,用1小时24分钟踢毽5463个创
单脚踢市最高纪录。香滨小学李晓峰、建筑第一小学马玉红(女),大方里小学李文滨、哈
尔滨铁路第二小学谷红梅(女),哈尔滨市第五十八中李天航、哈尔滨市第一三六中王丽萍
(女),哈尔滨市第三十七中陈玉华分获小学低年组、高年组,初中组、高中组双脚交换踢
毽冠军。哈尔滨市第一三六中初三女学生王丽萍,用1小时28分钟,踢键5684个,创双脚交
换踢毽市最高纪录。太平第一小学五年三班,以190.9个平均成绩获小学高年组团体冠军。
靖宇小学三年四班,以59.82个平均成绩获小学低年组团体冠军。哈尔滨市第一○一中一年
一班,以161.64个平均成绩获高中组团体冠军。哈尔滨市第一三六中三年二班,以78.42
个平均成绩获初中组团体冠军。
  1983年3月21—23日,中、小学踢毽比赛在市少年宫举行,分高中组、初中组,小学高
年组、小学低年组进行团体与个人踢毽比赛。哈尔滨市第一○一中高中一年一班,以总数
2428个平均成绩80.9个获高中组团体赛第一名。哈尔滨市第一○一中初中二年一班,以总数
5717个平均成绩190.6个获初中组团体赛第一名。宏伟小学五年八班,以总数2751个平均成
绩91.7个获小学高年组团体赛第一名。建筑第一小学三年一班,以总数2328个平均成绩77.6
个获小学低年组团体赛第一名。
  1984年1月11—17日,中、小学生踢毽比赛在市少年宫举行。哈尔滨市第一○一中三年
一班,以156.4个平均成绩获初中组团体赛第一名。建筑第一小学五年二班,以108.8个平
均成绩获小学高年组团体赛第一名。综合牧场小学三年一班,以75.4个平均成绩获小学低
年组团体赛第一名。太平区陈小民、动力区王春丽(女);南岗区白建国、太平区陈徽(女)
分获小学低年组、初中组3分钟单脚踢毽冠军;道里区林成、动力区王寿华(女);道里区
王玉金,道外区孙明杰(女)分获小学低年组,小学高年组3分钟双脚踢毽冠军。南岗区王
军以1179个成绩,太平区杨开封以1193个成绩,香坊区陈霞以1008个成绩分获初中女子组、
小学高年男组、高年女组不限时单脚踢毽冠军。
  1985年12月11—18日,中、小学踢毽比赛在市少年宫举行。比赛分中学男、女组,小学
男、女组,竞赛项目有3分钟单脚踢毽、3分钟双脚踢毽、3分钟拐踢、不限时单脚踢毽。
  1986—1990年哈尔滨市没有组织踢键比赛活动。
  跳绳 跳绳,古时汉族称“跳百索”、“跳白索”,清代,称“绳飞”。
  哈尔滨解放后,跳绳成为各中、小学学生课间游戏与自我锻炼身体的活动项目。学生课
间活动,长绳为3人以上集体跳绳,短绳为单人和双人跳绳。1961年1月12日,太平小学为开
展冬季体育活动举行了速度和花样2个单项跳绳比赛。三年级学生唐明珍,单脚跳、双脚跳、
前手翻跳、后交叉跳,1分钟跳绳110余次,获全校低年级跳绳全能冠军。
  进入80年代,跳绳被列为中、小学生锻炼身体的比赛项目,每年由市教育局、体委联合
举办中、小学生跳绳与踢毽比赛。1981年11月28日,中、小学生跳绳比赛在市少年宫举行。
参加集体和个人跳绳比赛的有2240人。哈尔滨市第六十一中高中二年五班,以每分钟164.23
次平均成绩获高中组集体跳绳冠军。哈尔滨铁路第二中初中一年二班,以207.11次平均成
绩获初中组集体跳绳冠军。友协第二小学四年四班,以175.3平均成绩获小学高年组集体跳
绳冠军。向阳小学三年二班,以158.95次平均成绩获小学低年组集体跳绳冠军。继红小学
殷松江、鼎新小学杨晓杰,建文小学徐明文,解放路小学王爽,哈尔滨市第一○四中李英、
韩雪峰,龙江电工校李红,哈尔滨锅炉厂子弟校唐志德分获小学低年男子组、低年女子组、
高年男子组、高年女子组,初中女子组、初中男子组、高中女子组、高中男子组1分钟内向
前摇单脚跳绳冠军。江沿小学徐岩刚,花园小学郭丽,建文小学刘东,哈尔滨锅炉厂子弟第
二小学陈滨江,哈尔滨市第一○三中任洪斌、魏铁军,哈尔滨市第九十九中沙金海,哈尔滨
市第一一六中张玉晶分获小学低年男子组、低年女子组、高年男子组、高年女子组,初中男
子组、初中女子组、高中男子组、高中女子组1分钟内向前摇双摇跳绳冠军。
  1984年12月11—19日,全市中、小学生跳绳比赛在市少年宫举行。动力区以277次获中
学男子组3分钟集体跳绳第一名;哈尔滨铁路分局以262次获中学男子组3分钟集体跳绳第二
名;道里区、南岗区分别以273次并列中学女子组3分钟集体跳绳第一名。南岗区以364次、
332次获小学男子组、女子组3分钟集体跳绳第一名。道里区迟万朋,以255次打破中学男子组
1分钟单摇跳绳市纪录;南岗区于小惠,以231次获中学女子组1分钟单摇跳绳第一名。道里
区陈学武、张林,以283次、259次优异成绩,打破小学男子组1分钟单摇跳绳市纪录。道里
区杨光,以277次打破小学女子组1分钟单摇跳绳市纪录。道里区李伟,以106次获中学男子
组1分钟单摇编花跳绳第一名;道里区黄芳、香坊区郑宏分别以89次并列中学女子组1分钟单
摇编花跳绳第一名;道里区刘春锋,以103次获小学男子组1分钟单摇编花跳绳第一名。道里
区姜梅,以102次获小学女子组1分钟单摇编花跳绳第一名。香坊区张卫东,以72次获中学男
子组半分钟双摇单人跳绳第一名;平房区周建芝,以70次获中学女子组半分钟双摇单人跳绳
第一名。道里区牟文德,以83次打破小学男子组半分钟“双摇单人跳绳市纪录;道里区安晓
云,以80次获小学女子组半分钟双摇单人跳第一名,同时破该项市纪录。道里区李卫强、徐
宏川,以半分钟52次获得中学男子组一人带一人双摇跳绳第一名;动力区李波、孙洪艳,以
58次获中学女子组半分钟一人带一人双摇跳绳第一名。道里区王滨华、汤家琪,以半分钟71
次获小学男子组一人带一人双摇跳绳第一名;道里区赵春秋、赵安宁,以半分钟71次获得小
学女子组一人带一人双摇跳绳第一名。
  1989年12月25—27日,全市中、小学生跳绳比赛在道里区新阳路小学举行。比赛分高中
男、女组,初中男、女组,小学男、女组。项目有1分钟向前双摇跳、30秒向后双摇跳、1分
钟向前单摇跳、1分钟向后单摇跳、向前编花跳、一分钟向后编花跳。
  1990年12月24—26日,全市中、小学生跳绳比赛在道里区安和小学举行。有54人次打破
各个项目的市最高纪录。其中,1分钟向前单摇跳,平房区韩业军、韩继和,分别以244.5
次、237.5次成绩打破237次小学男子组跳绳最高纪录。平房区鞠玲、郑艳丽、马迎光,道
里区李雪婷,太平区李梅,打破230次小学女子跳绳最高纪录。道里区杜梅,以220次成绩打
破219次初中组女子跳绳最高纪录。1分钟向后编花跳绳,小学男子组李德清、李文明、骆希
豪、李小舟、董伟、王先锋、陈明达、崔勇、赵石强分别打破88次向后编花跳绳纪录,平房
区李德清、李文明分别以98次、93次成绩获小学男子组1分钟向后编花跳绳冠、亚军;小学
女子组郑艳丽、鞠玲、陈杰莲、孙明慧、王伟、周波、周丹、高明秋、张丹、陈明达、高颜、
张健、赵玉玲打破1分钟向后编花跳绳纪录,平房区郑艳丽、鞠玲分别以102.5次、102次成
绩获向后编花跳绳冠、亚军。初中男子组吕忠奎、王力涛、刘国峰、阎世峰打破84次向后编
花跳纪录;初中女子组钱玉荣、辛影、唐丽杰、林海英打破向后编花跳纪录,平房区钱玉荣
以100次成绩荣获1分钟向后摇编花跳冠军。30秒向后双摇跳,小学男子组张晓亮、萧金阳、
宿士民打破60次市纪录,道里区张晓亮以67.5次的成绩获该项冠军;小学女子组韩雪丽、
李雪婷、马迎光、吕宪超、王剑红打破59次市纪录,南岗区韩雪丽以63次成绩获冠军。平房
区以小学积117分、初中积93分、高中积48.5分,总分258.5成绩,获团体总分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