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伊斯兰教 第二章 清真寺 第五节 太平清真寺 一、太平清真寺 1939年,太平清真寺成立,寺址在太平区通河街34号。建草房3间,重修木楼7间。1940 年与1948年又先后接修4间楼房,共14间。 首任教长杨恩荣,负责乡老有马玉升、杨云鹏、回贵和、回秀起、杨清臣等人。1941年 后,历任教长杨希源、郭诚—、杨育庭、杨景九,1953年又由郭诚—接任教长。1954年,太 平清真寺教长郭诚一,理事长李九如,副理事长马宝深、陈树荣、常思永、马兴隆,理事李 庆云、刘恩普、杨树棠、冯少珍、王金波、杨树财、丹栖霞、杨文成、杨芳周、马步云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关闭。 二、太平清真女寺 1952年,由杨春明、回尹氏负责,在太平桥通河街43号创立太平区妇女沐浴所。1953年, 在太平区回民妇女的要求和太平清真寺的支持下,改为太平清真女寺,请左景然担任教长, 杨晶为阿訇。 1954年,太平清真女寺教长左井然,理事长马刘氏,副理事长于刘氏、回尹氏、马杨氏, 理事杨回氏、韩杨氏、杨张氏、尹李氏、董马氏、杨韩氏、王金氏等。 1958年,太平清真女寺关闭。 三、新太平清真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修复道外清真寺的同时,开始着手修建太平清真寺。由于原 太平清真寺位于小区改造处,因此将清真寺原建筑拆毁,另建起水泥结构上、下两层楼房的 新建筑,面积为198.2平方米,因不够使用,又在楼北侧增建80平方米的偏厦。 1989年6月,经过动迁改造后的新太平清真寺开放启用。省、市、区主管领导参加了开 幕式,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郑隆慧讲了话。开放后第一任阿訇由道外清真寺马书明担任,以 后相继由李树彬、李新合担任。 1990年末,太平清真寺自行管理。阿訇为李新合,专职人员均为临时工。该寺民主管理 委员会主任为杨秀玲,副主任为李新合、马登云,委员为沙延增、刘云起及3位女乡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