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 1月4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发出《关于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通报》。 1月15日 市委召开全市党员干部大会,动员工作人员深入普遍地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 1月17日 市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机关、团体、工厂、企业、学校领导于本月20日前动员职工参加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逾期未动员者一律撤职。 1月18日 市政府委员会与市协商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讨论并通过成立市节约检查委员会,负责领导"三反"运动的进行。 △ 市总工会抽调200余名干部组成12个工作组,在全市私营企业中开展"三反"运动。 1月20日 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在马迭尔影院举行。市委书记、市协商委员会主席李常青在会上作关于开展"三反"、"五反"运动的报告。市长王一伦代表市政府宣布反贪污、反行贿的有关政策,并限定违法工商业者7天内向政府坦白。会议通过《全面深入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的决议。 1月21日 哈市工商界举行反行贿、反偷漏税、反盗窃、反暴利动员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各行业的工商业者2 550人,另有1.1万人在344个收听站收听大会实况广播。 1月27日 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今话剧院址)正式对外开放。 2月1日 市节约检查委员会抽调大批干部组成工作组,对不法工商业者的行贿、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盗骗国家财产、盗窃经济情报等不法行为进行检查。7日,召开工商界坦白检举大会,依法逮捕拒不坦白和破坏运动的奸商6人,并接受工商界的要求,将坦白期限延至2月27日。 2月5日 市政府召开第三届烈、军属荣复军人与拥军优属模范代表大会,奖励模范90名。会议通过关于积极参加反贪污运动和开展群众性拥军优属运动决议。 2月14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东北分团一行7人由沈阳到哈市。松哈各界500余人到车站迎接,当晚各界代表1 500人在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欢迎晚会。 2月19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严禁鸦片烟毒及其他毒品命令》。 2月28日 市抗美援朝分会召开全体委员及各界代表会议,抗议美国侵略军在朝鲜散布细菌的罪行。 4月21日 市节约检查委员会在哈尔滨剧院召开"五反"大会,首次宣布处理一批违法工商户。 5月6日 市政府委员会和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成立人民法庭,下设7个分庭,负责处理"三反"、"五反"案件。5月19日,市人民法庭首次开庭,依法审判18家违法犯罪工商户。6月18日,再次开庭审判37户违法工商户。 △ 市政府成立哈市私营企业生产指导委员会,并在东、西傅家等8个区设立生产指导工作组。专门组织与指导私营企业恢复生产,分配国、公营企业委托加工订货任务,介绍收购积压的成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6月9日 全市"五反"运动基本结束,自1月23日"五反"运动开始以来,违法资本家坦白或被检举的案件共4.1万余件,群众揭发资本家"五毒"的材料达4.3万余件。 6月12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部分代表返朝途中到哈市参观。 6月13日 哈尔滨--富锦水路通航。 6月30日 朝鲜人民艺术代表团抵达哈市,下午在水上俱乐部参加文化艺术界举行的联欢会。 7月3日 市妇联召开第五届妇女代表大会,会议号召全市各界妇女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会后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郭霁云为主任。 7月5日 市政府召开第一次防汛会议,成立市防汛委员会,副市长郭林军兼主任。 7月13日 市人民法庭公审对检举人进行报复和诬告的罪犯刘庆发,以及再施"五毒"的罪犯王鸿九、王宝敬。 7月29日 为加强对市郊农村工作的领导,市委决定成立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同时也是市政府的一个机构),香坊、顾乡两个郊区也成立区委农村工作委员会。 8月1日 由公安、法院、民政、卫生、文教等部门组成哈市禁毒指挥部,经3次全市统一行动,共逮捕毒犯744名,哈市有名的"四大王"王占一、王子彬、王松柏、王辅序和朝鲜族毒犯"四大家"王海龙、杨春、朴鲁显、崔仁淑及号称"烟土大王"的崔庆余等全部落网。 8月10日 市政府发出紧急通知,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制订的《颁发抗美援朝纪念章的办法》,在哈市颁发"抗美援朝纪念章"。 △ 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举行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在全市开展禁毒运动的决议》。 △ 电器工业管理局哈尔滨工程处第二工区主任王孙慈创造出阶形分段循环作业法,使2 561平方米建筑面积的3层混凝土甲类丙种工程工期由120天缩为60天完成。 8月11日 以彭泽民为团长、萨空了为副团长的中央访问团抵达哈市,各族各界群众1.5万余人赴车站欢迎。8月14日,松哈各界人民3万多人在兆麟公园集会,欢迎中央访问团。 8月 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测量队在哈市成立。 9月2日 松哈各界人民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纪念"九三"抗日战争胜利七周年大会。松江省政府主席强晓初和苏联驻哈副总领事克尔巴辛在会上先后讲了话。大会通过了给毛泽东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的致敬电。 9月12日 王一伦任哈尔滨市市长。 9月14日 市政府发布《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而进行整顿市容》的通告。 △ 市政府发布通告,实施《工业交通及建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办法》。 9月16日 《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公告》发表。为做好移交工作,"中苏联合委员会"于10月20日在哈市成立。 9月25日 市政府决定将原香坊区北部的袁家、骆斗屯村划归太平区管辖。太平区和香坊区以东棵街为区界。 9月30日 哈尔滨亚麻厂建成开工生产。该厂是1950年1月1日破土动工的。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引进国外先进成套设备的建设项目。国家纺织工业部部长蒋光鼐亲临剪彩。 9月 为贯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哈市成立劳动就业委员会。王一伦为主任委员。24日开始进行就业登记工作。 △ 电车厂广大职工和技术人员研制的"电气道岔"成功,结束了人工搬道岔的历史,每年给国家节省4.5万元。 △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视察伟建机械厂、轴承厂、第一工具厂。 10月1日 四方台水源地竣工投产,形成日供水能力3.2万吨。 10月17日 哈尔滨地区第五届物资交流大会开幕,会间共签订合同与协议3 172项,成交总额301亿余元。会议于25日闭幕。 △ 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到哈市视察。 11月1日 苏联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赴北京途中抵达哈市,省、市有关领导及各界群众代表千余人在车站举行盛大欢迎会。 11月4日 罗马尼亚部队歌舞团一行205人到哈市演出。5日,在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歌舞晚会。 11月7日 省工程公司城高子工地工人宿舍发生重大火灾,死亡17人、重伤11人、轻伤12人,衣服钱财及其它损失达1.8亿多元。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省政府监察委员会对有关失职人员分别给予处分。 11月15日 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哈尔滨分会,邀请中国出席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宗教界列席代表赵朴初,作关于和平会议的情况报告。 11月16日 青海省政府副主席喜饶嘉措、新疆省民主妇女联合会副主任马依努尔到哈市参观。省、市领导设宴欢迎。 12月9日 吕其恩任哈尔滨市市长。 12月12日 西傅家区安旅巷9名居民代表142名群众,控告市政府房地局在西傅家区安旅巷动员217户搬迁时,强迫命令,违法乱纪,造成5名妇女流产,3人死亡。1953年4月1日,市政府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关于"安旅巷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汇报。会议同意调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检讨错误,赔偿损失,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11日,《松江日报》刊发副市长郭林军"我对安旅巷房产问题的检讨"。20日,市纪检委、市政府监察委员会联合作出《关于安旅巷事件的处理决定》。《松江日报》发表"接受安旅巷事件的教训,深入开展反官僚主义斗争"的社论。 12月17日 赴朝慰问团东北分团到哈市。该团在哈期间举行46场报告会,听众达8.9万人。 12月27日 由苏联部长会议艺术委员会副主席楚拉基率领的苏联艺术工作团一行12人到哈市。 12月31日 中苏关于苏联政府将中国长春铁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后议定书的签署仪式在哈市举行。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签署仪式上发表讲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