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

    1月1日  市政府发布《哈尔滨市军需、生产、公用等煤炭供应暂行办法》及《哈尔滨市煤炭配售暂行办法》。自10日起,全市实行煤炭配售,保证民需购用便利。
    △  中国民主同盟松哈支部正式建立。
    1月15日  市政府成立办公室,原市教育局改为文教局。
    1月16日  市第四届工人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关于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等6项决议。会后选举吴宏毅为主席,胡传经为副主席。
    1月23日  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哈尔滨分会召开各界代表会议,发起慰劳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救济朝鲜难民运动。
    1月30日  哈市人民监察委员会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议,确定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2月7日  全市3.5万名职工举行示威游行,抗议美帝国主义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诬蔑中国案,反对美国重新武装日本。
    2月15日  市公安局破获国民党哈尔滨市党部特务组织,逮捕首恶分子陶阳、臧志清、赵光甫(后经法院判处死刑)。
    2月26日  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在市政府礼堂举行。市公安局局长王化成作《关于镇压反革命工作的汇报》,会议通过《哈尔滨市战勤负担办法》、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慰问电以及反对美帝国主义阴谋单独对日媾和、武装日本的抗议书。
    2月28日  市政府发布布告,废除搬运行业中的封建把头制度,成立市搬运公司,统一领导搬运工作。
    3月15日  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台改为"松江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台改为"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
    3月18日  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哈尔滨市第三届团代会在工人俱乐部开幕,大会通过给毛泽东主席、团中央、中国人民志愿军、亚洲青年及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致敬电。
    3月19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春季种痘工作的指示》,指出1949年冬至1950年春,曾流行天花,患者达462人,其中死亡80人。按中央和东北局要求,3年内消灭天花,以保证人民身心健康。
    3月20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收回东北银行和内蒙古人民银行所发行的地方流通券的命令》,收兑比价为东北流通券9.5元兑换人民币1元(自4月1日起办理兑换,5月1日后禁止东北银行地方流通券在市场上流通)。31日,为贯彻以人民币收兑东北币的命令,市政府召集全市工商界各行各业主任委员及小组长2 000余人参加代表大会,广泛宣传收兑意义。会议要求提高警惕,严防敌特造谣破坏。4月1--30日哈市各国营商店开始按国家规定以人民币收兑东北币。
    3月25日  全市700多名搬运工人致信市人民政府,控诉安玉印、邹凤林大把头的罪恶,要求市政府给予法律制裁。
    4月1日  市委发出《关于执行东北局"镇压反革命指示"的指示》。
    4月5日  市委再次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的指示》,指出坚决镇压反革命是当前的重大政治斗争任务之一。
    4月8日  哈市8 000名搬运工人在兆麟公园集会,参加公审反动封建把头大会。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首要分子王振英、安玉印、邹凤林死刑,其余17名罪犯有期徒刑。
    4月14日  市委作出《关于建立报告员的制度的决定》。
    △  市政府为贯彻执行中央人民政府统购棉纱的决定,规定从15日起,各生产部门将库存棉纱、生产需用棉纱、生产能力等情况,向市工商管理局进行登记,领取棉纱批发证,实行有计划统一供应。
    4月16日  哈市宗教界人士声明:积极参加抗美援朝运动。并成立抗美援朝筹委会,通过《爱国公约》。
    4月22日  哈市抗美援朝分会召开委员扩大会议,通过3项重要决议:要求各机关团体、学校以及各阶层,在"五一"前认真做好抗美援朝的普及教育,准备"五一"后转入深入抗美援朝爱国教育阶段。
    △  哈市43万军民签名,反对美帝武装日本,拥护5大国缔结和平公约。
    4月25日  市第四届妇女代表大会在哈尔滨旅社俱乐部召开,大会中心内容是继续贯彻以生产为中心的工作方针,发展经济,支援抗美援朝运动。会后选举产生了常务委员会,郭霁云为主任,宋兰韵为副主任。
    4月28日  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四次会议通过《继续深入进行抗美援朝爱国主义教育》、《拥护人民政府镇压反革命》、《拥护世界和平理事会关于5大国缔结和平公约的宣言及关于以和平方式解决日本问题》决议。
    5月1日  全市人民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40余万人举行抗美援朝大示威。
    5月4日  市政府颁布《哈尔滨市狂犬病预防暂行办法》,同时废除《哈尔滨市饲犬登记及捕获野犬暂行规则》。
    5月8日  根据东北局和省委指示,市委成立统一战线工作部,王一伦兼任部长。
    5月13日  哈市4万余人参加公审处决美蒋特务、汉奸恶霸大会,有43万余人收听大会实况。杀害李兆麟的主要凶手之一的杜忠忱、效忠日本宪兵的王维臣、恶霸地主徐业林、地主匪团谍报队长贾介臣和一贯道头子许福昌等被处决。
    5月25日  为加强镇压反革命工作,市委决定在市、区两级成立肃清反革命委员会(简称肃反委员会)。王化成任市肃反委员会主任,各区委书记为各区肃反委员会主任。
    5月28日  根据松江省政府指示,市政府决定撤销原计划局,成立市计划委员会和基本建设委员会。
    6月1日  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军烈属的三大号召。
    6月7日  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临时召开全体委员会议,通过成立市反革命案件审查委员会和开展全市性的捐献武器运动决议。
    6月8日  哈市人民踊跃捐献飞机大炮,市企业公司、联合公司捐献战斗机一架,东北铁路学院争取捐献"铁路学院号"飞机。
    6月10日  市各界人民于烈士公园举行控诉、公审反革命分子大会,5万余人参加大会,50万人收听大会实况。
    6月13日  市总工会召开全市职工代表大会,决定捐献"哈尔滨职工号"飞机3架。至1952年1月2日捐献战斗机6架,超原计划一倍。
    6月16日  抗美援朝哈市分会、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联合召开各方代表参加的会议。通过了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优待烈军属号召的具体实施计划。
    6月28日  市委发出关于《展开讨论"武训传"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的组织把领导这次讨论,当作重要的思想教育工作来进行。
    7月2日  市人民防空指挥部发出《关于规定限期登记各种警报器材使用制造的通告》。规定全市警报器材统一管制,限期登记,警报器材的使用与制造,必须经市政府与人民防空机关批准。
    7月24日  经省委批准,撤销中共哈尔滨市委机关委员会和中共哈尔滨市委学校委员会,其领导下的党组织均由市委委托市委各部领导。
    △  市政府干部处改为哈尔滨市人事局。
    △  市政府发布通告:为保护公有房产完整,利用租金收入维持房产的基本修缮,改正现行租金标准。
    7月26日  根据市委通知,原军需加工委员会改为市军需被服加工委员会,为管理军需被服生产专门机构,由市长直接领导,贾民新任主任委员。
    7月30日  市防汛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通过组织机构和组织章程,郭林军任主任委员。
    △  市委作出《关于协助民盟工作的规定》。
    △  市委决定成立清查委员会,王化成为主任委员。
    8月1日  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朝鲜人民艺术团一行120人到哈市。
    8月2日  《松江日报》发表社论:《加强抗美援朝的实际行动,欢迎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
    8月20日  市公用事业公司自来水厂工程总务部长董魁(市政府委员)、工务科副科长翟星炳、技术员张兴亚等24人勾结奸商贪污渎职,致使工程损失浪费70亿元,动用公款1亿余元,司法部门依法将董魁等主犯逮捕法办。9月8日,市纪检委公布《关于对董魁等人处分的决定》。
    8月24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开展防鼠疫的紧急通知》,成立市防疫委员会和市防疫指挥部,郭林军任主任兼总指挥。
    9月10日  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开幕。出席会议的代表386名,列席代表125名。会议选出33名市政府委员及53名市协商委员会委员。在市政府委员会上,选举王一伦为市长,陈一凡、郭林军为副市长。
    △  哈尔滨松花江水位达118.53米,部分江堤决口。松浦、顾乡、香坊3个区农田受灾面积1 500公顷。
    9月15日  松江省总工会与哈市总工会联合召开松哈工业劳动模范会议。到会的有松江省佳木斯、牡丹江市所属各县及哈市劳模250人。省委书记张策到会讲话。市总工会主席吴宏毅作《关于增产节约500万吨粮食与劳模工作的报告》。会议选举王永祥、卢喜明、邹奎文、满树山等4人为进京参加国庆节的观礼代表。
    9月17日  中央人民政府东北水灾慰问团在团长傅作义、副团长陈其瑗率领下到达哈市,听取省、市政府关于哈市灾情汇报后,到松浦等灾区慰问灾民。
    9月18日  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开展反对贪污蜕化倾向和反对官僚主义作风的决定》,市委召开反贪污、反蜕化、反官僚主义工作会议,开展群众性的检举和批评贪污、腐化、堕落行为运动,确定"争取多数、孤立少数、打击顽固"的方针。会后,市委成立反贪污工作委员会。
    9月22日  市工商业联合会二届一次代表大会闭幕,会议通过关于发挥工业潜力,搞好加工定货,提前超额完成捐献计划等4项决议,修改组织章程,改组理事会为委员会,选举刘珮芝、武百祥、史之光、张润生等57人为委员,刘珮芝为主任委员。
    9月30日  市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组成各界人民慰问队,分赴驻哈各部队进行慰问。
    10月9日  市三届一次协商委员会举行会议,讨论通过市政府关于生产救灾工作计划;推选李常青、王一伦、吴宏毅、刘珮芝等11人为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决定成立文教卫生和财经两个委员会。至11月底,全市共捐献救灾款48亿元,粮食2.5万公斤,衣物20 000件。
    10月12日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发行。全市人民争相购买。
    10月18日  市委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市委书记李常青作题为《深入反贪污反官僚主义运动》报告。至11月,全市坦白和被检举有贪污行为者3 274人,贪污案1 019件,贪污金额16亿多元。11月5日,市委召开干部会议,市委书记李常青再次作关于《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问题》的报告,强调要把反浪费同反贪污、反官僚主义结合起来,在反浪费中揭发贪污问题。
    11月2日  市政府为加强民主政权建设及对郊区工作的领导,决定将市民政局所属的农村工作办事处划归市政府直接领导。
    11月9日  市委发出《哈市整党教育补充指示》,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对所有党员和工人进行共产主义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市委为加强对整党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市委整党委员会,王鹤峰为主任。
    11月25日  市法院在兆麟公园举行审判反革命分子大会,依法判处杀害赵一曼的凶手谢翰生、吴树桂、袁功瑜及反革命分子吴岭阳、李普永、李聚平死刑。参加审判大会的有各界市民万余人,收听大会广播实况的群众达30万人。
    11月26日  市三届三次协商委员会与市政府委员会联席会议通过拥护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关于抗美援朝,开展爱国增产节约和思想改造的决定》、《关于稳定物价》、《市政府机关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情况报告》的3项决议。
    12月12日  市政府颁布通告,凡走私手表、自来水笔、原子笔者,限期到税务部门登记。
    12月30日  梅兰芳先生和他领导的京剧团一行50多人到达哈市,并于1952年1月1日起在哈公演。
    12月  哈尔滨电机厂研制成功国内首台8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开创新中国制造发电设备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