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

 
    (1905-1940),原名马尚德,又名顺清,字骥生。曾用名张贯一等。河南省确山县人。7岁读私塾,14岁考入确山县高等小学。1923年秋,考入开封河南省立工业学校。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受党组织派遣,回家乡从事农民运动,组织了农民协会,建立农民革命军。1927年5月,加人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调河南省委。年底赴上海学习。1929年春,调至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8月下旬。党组织遭破坏被捕。1931年春出狱后,准备派往哈尔滨时,再次被捕,直到年底经党组织营救才出狱。到哈尔滨后,先后任东北反日总会负责人、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道外区委书记等职。其间,深入工厂、学校开展革命活动。1932年夏,松花江涨大水,道里、道外被淹,他还深入到灾民中进行反目宣传,反对日伪当局对灾民的迫害,唤醒灾民起来斗争。1932年秋,满洲省委派他去南满游击区巡视工作,1933年1月,担任南满游击队政委。同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在哈尔滨道里中国十一道街13号召开省委扩大会议,贯彻党中央的"一·二六"指示信。他再次来到哈尔滨参加会议,当时住在共产党员姜椿芳家里,会后埋头写了《人民革命军军歌》。6月,初回到南满游击区,先后担任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第一革命军军长兼政委,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1934年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他的名字使日、伪军闻风丧胆。1940年2月23日,在濛江县壮烈牺牲。为了纪念他,党中央决定在将军原活动中心地区吉林省通化市建立靖字陵园,安葬烈士遗体。1947年7月,还将哈尔滨市道外区正阳大街改为靖宇大街,以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