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字号世一堂

姚军  ()

    世一堂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始建于吉林,原名为"天一堂",后采纳一云游道士提议改为"世一堂",其药品经营为前店后厂,在东北地区以规模大、信誉高、资产雄厚而著称。被誉为"里有同仁,外有世一",为中华五大堂之一。
    吉林世一堂总称世一堂老药店总发行部,在各地设有分号,有长春世一堂、哈尔滨世一堂、滨江县世一堂、阿城县世一堂、富锦县世一堂、绥化县世一堂、营口世一堂、上海世一堂、天津世一堂……。
    哈尔滨世一堂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二十世纪初,位于松花江中游南岸的哈尔滨尚属吉林省所辖,吉林世一堂老号派张运武和贲欣庭到哈尔滨,在道里中国十二道街头创办了世一堂中药店。当时,责成阿城分号世一堂拨给现大洋1万元,作为企业资金。
    1912年,吉林世一堂总号副经理李星臣先生亲自出马,兼任哈尔滨世一堂分号老板,后又派老板孟香阁和周弼到傅家店(甸)正阳街路北(现道外靖宇五道街路北)修建了二层半营业楼,筹建了道外世一堂中药店,从道里世一堂拨货款现大洋7千元,作为开业资金。
    1915年,世一堂鹿角胶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大奖,农商部展销大奖。
    1916年,爱国神丹和熊油虎骨膏荣获农商部名优产品黄旗奖。
    1921年,道里世一堂生意兴隆,已拥有资金现大洋10万元。
    1926年,在道里中国十道街路北(现道里西十道街路北)扩建了二层半营业楼,耗现大洋1.5万元,1927年落成。
    世一堂经营上,坚持购销国内外各种药材和自产自销各种传统的优质名药。
    1931-1940年,道里世一堂侧重经营老山参、鹿茸、东北虎骨、熊胆、麝香和田鸡油等名贵药材。同时,购销珍贵精细毛皮,如貂皮、猞狸皮、虎皮、狐狸皮、元皮等。楼下七间门市房,西面经营药品、东面经营山行、下杂货、茶叶、海参和海米等海产品及电光线袜子等日用杂货。由于业务发展,人员由17人增到80多人。道外世一堂药店以经营中药材为主,兼营一些茶叶和下杂货,人员一直保持在50人左右。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加紧对东北资源的掠夺,造成了货源奇缺,伪币贬值。同年,成立了汉药组合。8月公布了价格停止令,规定了公定价。此时,世一堂陷入了困境,欲停又不准。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党和政府实行保护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政策,银行提供贷款,扶植历史悠久、富有民族传统的中药企业,世一堂重新获得了新生。
    50年代初,世一堂经营方式基本延续解放前的方法,销售额比解放前增加了几倍。1954年,公私合营前,道里世一堂月平均销售金额55000元,年销售金额540000元。1956年,公私合营后,世一堂药店划归哈尔滨市药材公司领导,成立两个门市部,即道里世一堂门市部和道外世一堂门市部,保留原世一堂药店称号,恢复传统中药材的加工生产,将道里世一堂药店做为道里区国药中心店,成为核算单位,下属5个门市部,即尚志药店、顾乡药店、爱国药店、中央大街药店和保康药店。将道外世一堂做为道外区国药中心店,成为核算单位,下属6个门市部,即曙光药店、光辉药店、广盛堂药店、同庆堂药店、天和昌药店、天育堂药店。
    1956年12月,药厂从世一堂药店分出,成为独立的哈尔滨世一堂制药厂。
    60年代,世一堂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有较高威望。1964年,世一堂经营1464个品种,其中,中药材735种,中成药424种,西成药305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世一堂牌匾以"四旧"被砸碎;道里世一堂药店改为东方红药店(以后又改为道里药店),道外世一堂药店改为红旗药店(以后又改为道外药店)。封存了"养尊处优"的贵重药材,撵走了具有悠久历史的深受患者欢迎的座堂医。同时,一些功效甚佳的传统名牌药品也停止了生产和加工,饮片脱销断档,中药市场呈现一片混乱局面,药品经营受到很大影响,阻碍了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药材事业逐步兴旺发达。为了进一步发展历史悠久的中药事业,恢复传统中药老字号,1981年1月1日,道外药店,道外门市部正式恢复了原世一堂老字号。1982年5月24日,道里药店、道里门市部正式恢复原世一堂老字号。世一堂贴金大字牌匾又重新挂起来。同时,恢复了传统制药的做法和服务质量,货源充足,品种繁多,装璜美观,深受顾客欢迎,国际友人和港澳同胞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每年冬、夏季平均接待300多人次,销售额40000余元,扩大了营业额,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国际友人的好评。
    1985年6月25日,哈尔滨市药材公司为适应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需要,将经营网点划细,道里和道外世一堂分开,成为独立核算单位。道里世一堂药店以经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经营品种1400多种,其中,中药饮片750种,中成药350余种,西成药300余种。全年销售金额257.4万元,利润21.8万元。道外世一堂批零兼营,经营药品1690余种,其中,中药饮片890种,中成药520种,西成药280余种,全年销售金额169.3万元,利润8.5万元。经济效益居哈尔滨市中药行业首位。同年均被评为黑龙江省六好企业。
    1986年,哈尔滨市世一堂制药厂为了恢复和弘扬老字号的传统名牌产品,在哈尔滨市王岗扩建新厂,1988年9月建成投产,厂区占地面积134000平方米,居国内同行业第二位,现拥有国内一流的厂房和设备,完全按"GMP"标准进行生产。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93万元,销售收入为798万元,利税总额286万元,实现利润250万元。
    199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45万元,销售收入1053万元,利税总额198万元,实现利润152万元。
    两个药店销售收入2215万元,实现利润159万元。
    1997年,世一堂制药厂和两个药店生产经营形势较好,制药厂完成工业总产值9036万元,销售收入6480万元,利税总额1606万元,实现利润1100万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8.89倍、5.51倍、7.11倍和6.24倍,两药店销售收入2849万元,实现利润221万元。
    1998年以后,由于医药市场流通领域混乱,无序竞争,使医药商业经营上出现了极不正常状态,经济效益急剧下滑,出现了亏损。2000年,道里世一堂药店亏损42.49万元,道外世一堂药店也临近亏损边缘。但两个世一堂药店在经营管理上,始终坚持"文明经商,信誉至上,货真价实,热情服务"的精神和实施"三项承诺"。曾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贸部授予《中华老字号》、黑龙江省医药管理局授予《放心药店》、哈尔滨市货真价实满意店评委会《货真价实满意店》、哈市消协《诚信店》、哈市文明评委会《三文明单位》、省市药品质量《信得过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市场经济研究所、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省统计局授予《中华之最》光荣称号。
    世一堂制药厂生产形势蒸蒸日上,截止2000年末,有职工13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00人(高、中级职称的100人),有10个生产车间,生产有11个剂型、150个品种。工业总产值完成18031万元,销售收入16004万元,利税总额3594万元,实现利润2008万元,分别比1990年提高了14.75倍、14.2倍、17.15倍和12.21倍。世一堂制药厂本着不断改革,继承发扬,精选、精制、名厂、名牌、出名药,博得了用户的欢迎和信赖。有15种产品获国际、国家、省、市级的奖杯(牌)和优质产品称号。世一堂制药厂被评为黑龙江省级先进企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成员单位、全国中药行业50强。世一堂牌商标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国际注册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保护组织成员,其品牌无形资产超过10亿元;工厂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世界20几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