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纺织工业管理 第六章 安全生产与环保管理 第二节 环保管理 哈尔滨市纺织工业局于1980年设专职环保干部1人,主要是治理废水、废气、噪音、烟 尘等。至1990年,全系统各企业均建立了环保科,环保干部达105人。其中环保专兼职干部 30人,从事改善环境工作的工人75人。 污水处理 1980—1990年,全市纺织系统建有9座污水处理装置,即哈尔滨毛织厂污水 处理量为3000吨/日,哈尔滨亚麻纺织厂污水处理量为5000吨/日,哈尔滨化学纤维厂污水 处理量为7000吨/日,哈尔滨印染厂污水处理量为700吨/日,哈尔滨第二毛纺织厂污水处 理量为1000吨/日,黑龙江纺织印染厂污水处理量为5000吨/日,哈尔滨纺织印染厂污水处 理量为5000吨/日,哈尔滨针织厂污水处理量为960吨/日,哈尔滨针织二厂污水处理量为 72吨/日。污水处理费用总计投资958.6万元。 烟尘治理 1985年前,哈尔滨纺织行业配合市区无烟区计划,进行了锅炉更新和改造, 初步改变了冒黑烟的局面。但仍有的工厂粉尘仍超国家标准。1986年,贯彻《黑龙江省工业 企业安全生产考核标准》,哈尔滨市纺织管理局对所属企业采取挂牌的考核办法,即挂尘毒 作业点揭示牌,在每个揭示牌上标明尘毒的实测浓度、测定时间、尘毒标准、治理措施及负 责人,让全体职工监督治理。1988年,哈尔滨市纺织管理局系统投资821万元,改造了17台 苏式布带除尘器,更新了10台西德LTG联合除尘机,先后解决了76项重大不安全隐患。为了 确保除尘系统的安全,举办了5期除尘工培训班,培训通风除尘工141人次,考核合格者发给 安全技术操作证。更新改造后的除尘设备看不见摸不到粉尘,基本符合纺织工业部、黑龙江 省纺织总公司有关规定。1980—1990年,哈尔滨市纺织管理局所属企业共改造锅炉4台、更 新锅炉49台。哈尔滨化学纤维厂于1985年修建了哈尔滨最高的(100米高)排毒塔,总投资 137万元。毒气通过高空稀释排放,解决了毒气污染,改善了城市环境。 噪音治理 1983年,哈尔滨装饰织物厂在锅炉上安装消声器,隔震门,控制了澡音污染。 1990年,哈尔滨织带厂、哈尔滨帆布厂结合修建外环北路、厂址搬迁和兴建,解决了工厂噪 音扰民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