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医药工业 第五章 主要生产厂家 第八节 哈尔滨中药二厂 哈尔滨中药二厂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街1号,隶属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74年,为加强管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祖国中药遗产,经上级批准,哈尔滨中药厂按 产品剂型、类别分为哈尔滨中药一厂和哈尔滨中药二厂。分厂后,哈尔滨中药二厂投资扩建 了厂房、更新了设备,使生产机械化进一步提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厂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管理和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 提高,产值、利润同步增长。1982年实现利润183万元,创造了哈尔滨中药二厂历史最高水 平。 1984年,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和哈尔滨市医药管理局的安排,对企业进行了全面整顿。 通过整顿领导班子,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提高职工素质等举措,产品质量有 很大提高,消咳喘和五加参精连续被评为国家银质奖。 “七五”期间,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充分发挥中小型企业灵活、应变快的特点,工厂 注重新产品开发和研制工作,加强市场预测。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了10毫升口服液系列产品 和蜜丸,使工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8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62万元,利润101.3万元, 税金70万元,销售收入1178万元,跨入了百万富翁行列。1987年,产值、利税和销售收入比 上年又分别提高了58%、73%和56%。领导班子在企业升级工作中,抓管理、上等级,不断 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确定了企业的经营战略,一个基础,即以巩固提高消咳喘和五加参精为 基础产品,二个拳头,即以10毫升各项口服液系列产品和高档蜜丸为拳头产品,以改革为主 旋律,靠技术与管理二个轮子同步运转,形成三个体系即目标、保证、考核体系。1988年实 行厂长承包责任制。当年,工厂有6种产品被评为国家、部、省和市优质产品,企业被批准 为省级先进企业。 1990年,注射用双黄连粉针问世,在中药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也为企业提高效益增添 了后劲。同年,哈尔滨中药二厂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拥有固定 资产原值1309万元,净值1107万元,企业流动资金99.4万元。有14个科室,1个中成药研究 所,6个生产车间和1个辅助车间。有职工78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93人,占职工总数14.5%。 生产设备87台(套),其中大型设备3台(套),精密设备3台(套)和进口设备1套。产品 有蜜丸、药酒、糖浆、药剂、胶囊、口服液和中药粉针等8种剂型,10个规格,60多种。全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251万元,销售收入2901万元,利润399万元。企业被评为哈尔滨市医药 系统先进企业,省级先进企业,国家二级企业,并荣获国家中医药局优秀企业管理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