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管 理 第三章 基本建设与技术改造 第一节 规划及实施 1980年,哈尔滨市医药管理局成立时,全行业普遍存在着三大“致命弱点”,即品种少、 品种老;厂房简陋,设备陈旧;规模小、经济效益差。且工艺落后,传统手工操作,原料自 给水平低,主要依赖外地,技术管理水平居全国下游。 1981年,为改变哈尔滨医药行业的落后状况,克服三大“致命弱点”,哈尔滨医药行业 开始着重进行技术改造。“六五”计划期间,全行业完成技术引进和改造项目33项,完成总 投资额1889万元,新扩建厂房17195平方米,增添设备1336台(套),年新增产值10649万元, 新增利润2027万元,新增税金600万元,出口创汇115万美元,投资产值率为467.74%,投 资利税率为139.08%,缓解了三大“致命弱点”,为哈尔滨市医药行业迅速起步创造了条 件。 “七五”计划期间,哈尔滨市医药管理局根据“六五”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国家的总体规 划,制定了本行业发展的“七五”规划,其指导思想为以拳头产品为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 以发展半合成青霉素和基础原料为基础,发展四大系列产品。即以青霉素为原料的半合成青 霉素系列产品;以玉米为原料的淀粉、葡萄糖等产品;以地产中药材为原料的滋补保健系列 产品;以软硬胶囊和大输液为主的化学药系列产品。以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为重点,技术经 济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部分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水平。期间,计划实施技术改造、技术 引进和基本建设74项,总投资44340万元。至1990年末,全行业完成57项,完成投资36463万 元,实现新增产值41000万元、新增利税13000万元,创汇540万元,投资产出比为1∶2.7, 投资利税比为1∶1.09。新建、扩建、翻建厂房136742平方米,其中,120078平方米符合GMP 标准。在设备装备上,具有国际水平的设备共5512台(套),占主要设备的68.4%,60—70 年代水平的设备2564台(套),占主要设备的31.6%,50年代水平的设备已全部淘汰(如 表3—15所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