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管理 第五章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第五节 工程质量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哈尔滨市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没有统计。建国以后,建筑工程 质量呈曲线上升趋势。 1958年“大跃进”时期,质量事故频繁,事故性质严重。1959—1961年发生质量事故94 起,其中房屋倒塌事故6起,损失金额49.3万元。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质量管理机 构与制度遭到破坏,致使1967—1971年质量事故没有统计。1973年恢复管理,质量事故开始 逐渐下降。 1.哈尔滨重型机械厂小铸钢车间屋架塌落事故 哈尔滨重型机械厂小铸钢车间工程,建筑面积3600.5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 砖填充墙,钢屋架,二毡三油卷材屋面,施工时增加5厘米厚保温层。由重型机械厂自行设 计,市建五公司501工地施工。 1958年5月19日破土动工,同年11月竣工。1959年5月22日5时40分,七排钢屋架塌落。 塌落的主要原因是该车间在进行内部按装过程中,由于拆除部分支撑,使屋架失去稳定而塌 落。 2.哈尔滨电机厂线圈车间生活间两次塌落事故 由于盲目套用图纸,未经计算,任意增加楼层,结构承载能力不够,先后于1960年和19 61年两次发生塌落事故,墙和楼盖由三层塌落至地面。 3.哈尔滨电碳厂石墨化车间屋面局部塌落事故 哈尔滨电碳厂石墨化车间厂房工程,建筑面积1305平方米,钢混结构,由原市建五公司 施工。1959年5月开工,当年10月竣工交付使用。使用1年零4个月,1961年1月18日19时55分, 突然发生屋面局部塌落事故,建筑物第6轴线屋面一根大梁由西往东折断,随之20块大型屋 面板塌落,塌落面积180平方米。其原因是:钢筋混凝土屋面大梁,主筋脆性断裂。CT5钢含 碳量偏于上限,可焊性较差;焊接量大量集中,增加焊接残余应力;焊接技术差;受温度影 响,导至在-32℃低温条件下发生脆性断裂。 4.化工总厂磷酸三钠车间浸出工段厂房工程倒塌事故 1957年10月,哈尔滨化工总厂磷酸三钠车间厂房工程建成投入生产,建筑面积2700平方 米。1961年4月5日13时50分,浸出工段厂房504平方米(1跨)倒塌。倒塌部分长36米,宽14 米,外墙倾斜向外移1米,跌成三段。屋架、屋面保温层、天窗全部摔断。砸伤4名工人,其 中重伤1人,损失金额约7万元。其原因是:磷酸三钠车间是生产磷酸三钠第一道工序,生产 中排出氟化硅和氟化氢浸蚀性气体,因没有机械强制通风设备,气体浸散在车间空间上部, 冬季空气相对湿度大,墙面结露流入天窗,上结很厚的冰霜,冰和水中含有大量的强酸根浸 蚀着木结构,特别是柁头、夹板、螺丝等部位,腐蚀严重,保温层经常处在侵蚀性的潮湿环 境中,三年间屋架木材的纤维完全变质,失去了韧性、强度,使屋架下弦断落,上弦产生巨 大推力,将外墙推倒,造成全部塌落。 5.东北林学院机械系阶梯教室倒塌事故 东北林学院机械系教学楼是混合结构,面积4600平方米,其中阶梯教室480平方米,由 学院原市建五公司承建。1960年2月基础完工后,移交市建三公司继续施工,同年10月基本 竣工。1961年4月7日,480平方米的四层阶梯教室倒塌,损失约5万元。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 工质量低劣,设计考虑不周,没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所致。 6.三棵树铁路中学房屋倒塌事故 三棵树铁路中学为三层混合结构,平面呈匚形,灌注桩基础,1972年初完成桩基施工。 5月下旬,砌砖到第二层平口时,南端二层房屋突然倒塌,倒塌面积350平方米,时正值下班 后,未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近十根灌注桩基础浇灌不实,中间断层缩颈 夹渣桩头受冻所致。 7.哈尔滨市轧钢厂开坯加热炉车间屋面塌落事故 开坯加热炉车间厂房工程,建筑面积434.43平方米,跨度12米,砖混结构,单层厂房, 屋面大梁跨12米,支撑在附墙砖垛上,苏联设计,市建一公司施工,1958年交付使用。1974 年2月3日,屋面大梁端部,由于附墙垛劈裂一榀大梁塌落,随之下来10余块屋面板。事故的 主要原因是砖柱组砌方法不合理,附墙垛和大面墙没形成整体;梁垫的6根锚固筋与墙体没 联结上;屋面荷载由于冰雪加厚超载。 8.哈尔滨制药二厂制药车间拱板屋架塌落事故 哈制药二厂制药车间厂房工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两层混合结构,在施工到二层拱 板屋架时,由于将予制拱板改为整体现浇板,取消拱形部分的板肋把拱形板加厚,施工又拆 模过早,于1976年8月某天,拱形板屋架突然倒塌,塌落面积326平方米,经济损失21000元。 9.哈尔滨市运输公司七队机加车间和办公楼工程屋面倒塌事故 此项工程为混合结构,一层作机加车间,二层、三层办公用房,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 由该公司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由于屋架结构不合理,于1979年12月7日铺屋面板时,屋架 倒塌,砸死1人,重伤5人,经济损失3万元。经检查鉴定发现,人字屋架的横断面积比实际 需要小五分之二,钢筋含量少四分之一,人字屋架下部承受不了过大的水平推力,导致屋架 塌落,整个建筑物倒塌。 10.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预制构件厂钢屋架塌落事故 预制构件厂厂房工程,屋架为钢屋架,跨度12米,由厂基建处设计,厂建筑公司施工。 1983年1月4日,两榀钢屋架突然塌落,掉下10余块屋面板,砸死3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钢 屋架两端斜撑焊反,使受力状态完全改变,承受不了设计荷载而塌落。 11.哈尔滨酒精一厂酒库工程屋面塌落事故 酒库工程是计划外工程,建筑面积465平方米,单层混合结构,钢屋架加气混凝土屋面。 由酒精一厂设计(无证设计),哈尔滨市道里区康安路办事处建筑维修队施工。开工前,没 在各级建筑业主管部门办理合法手续(没有新建权单位)。1984年8月25日18时45分,建筑 物连续两次遭到雷电冲击波的冲击,顷刻整个酒库屋架塌落,将正在下面避雨的14名工人砸 在下面,其中1人死亡,3人重伤。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单位对部分材料供应不及时,施工 单位人力不足,雨季前没有及时做好屋面防水,加上连续暴雨,使部分裸露的加气屋板、炉 渣等大量吸水,造成屋面荷载急剧增大,超过设计负荷;设计中没考虑到加气混凝土屋面板 遭雨后的吸水因素,对此既未有设计说明,也未向施工单位交底。由于设计、施工缺陷,加 上两次遭雷电冲击波的冲击,造成超负荷的屋面塌落。 12.黑龙江大学试验楼局部屋面梁塌落事故 黑大试验楼工程五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4664平方米,1987年3月开工,哈尔滨市建筑 设计院设计,市建二公司三工区分南段、中段、北段三个流水段施工。 北段五层屋面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柱和预制空心板。 1987年10月27日15时45分,北段五层B及C轴XC—18主梁跨7.2米(3至5轴)共2根及1根 跨不等的3跨连续梁XL—16a突然折断,随之梁上的40块空心板塌落,砸坏四层空心板10块。 事故主要原因是:施工方法不当。主梁XL—18为T形截面梁翼缘全宽370毫米,腹宽250毫米, 梁全高为600毫米,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矩形截面250×420毫米部分,养生20多天,强 度约达到设计强度70%,即把底部模板及支顶全部拆除而后浇注T形梁上部翼缘,两天后, 在其上按装空心板,此时T形梁上下部之间尚未形成整体,其实际承载能力只有原设计承载 能力的65%,矩形截面在起作用,况混凝土强度只达到设计强度的70%。,因承受不了上部 空心板和所浇混凝土及施工荷载而招致塌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