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第三章 电 炉 第一节 电阻炉 一、初期试制的电阻炉 电阻炉广泛用于机械零件的淬火、回火、退火、渗碳、氮化等热处理;也用于各种材料 加热、干燥、烧结、钎焊、熔化等。它是哈尔滨市电炉制造厂试制早、品种规格多、市场需 要量大的一类电炉。既生产全国统一设计的标准电炉,也生产用户需要的非标准电炉,包括 不同结构,不同用途的箱式炉、井式炉、盐浴炉、推杆式炉、传送带式炉、熔化炉、震底炉 等。 1952年,哈尔滨理化仪器厂,为满足东安机械厂急需2台低温箱式电阻炉的要求,在工 厂处于组建初期,既缺少技术资料,又缺少生产经验的情况下,经过该厂干部、工程技术人 员和工人的积极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于当年年底仿制出2台岛津310型低温箱式电阻炉, 功率分别是30千瓦、15千瓦。1954年,又试制成功2台仿苏B型工业用盐溶炉,其功率为20千 瓦。 1954年秋,国家召开了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所需设备分交会议,哈理化仪器厂根 据会议确定的“立足国内,自力更生,国内能制造的不提交国外”的精神,接受了7种226台 工业电阻炉的生产任务。在黑龙江省工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克服技术、材料、设备和配套协 作等方面的困难,用近一年的时间,从产品设计、制造到安装、调试,全部按计划完成。从 而使该厂赢得了声誉,全国各地厂矿纷纷到厂订货。产品由单一品种,形成了两大系列,即 箱式电阻炉系列和井式电阻炉系列。全国电炉生产厂均按哈松炉厂的产品标准制造。 二、更新换代的电阻炉 1956年,一机部电工局要求对老产品进行设计革命,全国各电炉制造厂先后对电阻炉老 产品进行更新改造。在实际运行中发现,因各厂改造后的电阻炉缺乏统一标准,零部件不能 通用,给用户维修保养带来许多困难。1972年3月,一机部电工局委托西安电炉研究所牵头, 组织包括哈松炉厂在内的7个单位参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工业电阻炉进行统一设计。 哈松炉厂负责改造RX3—9型、RJ2—6型、RT2—9型等6种老产品。此项工作于1980年完成, 补齐了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内容,形成了工业电阻炉新系列。 三、为重点工程配套的大型电炉 1962年冬,一机部、冶金部在哈尔滨101厂召开有关工厂参加的会议,落实西南铝加工 厂急需的大型铝加工电炉设备制造任务。哈松炉厂主动承担了此项任务。第一期工程为22个 品种51台设备。这种大型电炉技术条件要求高,其温差不得超过±2.5度。任务确定之后, 该厂立即派工程技术人员到101厂实测,通过对大型电炉进行中间模拟实验,找到了可靠数 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排除干扰,克服困难,陆续完成了 设计和制造任务。1972年,电炉发运到西南铝加工厂后,又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到现 场进行技术指导,安装调试一次成功。当西南铝加工厂生产出用于国防尖端的合格材料,火 箭发射成功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第七机械工业部分别给哈松炉厂发来贺电 和贺信。第一期工程胜利完成后,国家又给该厂下达了10个品种、19台大型电炉的第二期工 程任务,这批任务于1980年全部完成。 1970年8月,一机部成套局下发“第二汽车制造厂专用设备试制生产安排计划”,要求 哈松炉厂生产非标准电炉30台,其中有大型推盘式炉、震底炉等,经工厂上下的一致努力, 除5台保护气体发生装置延期外,其余10个品种、25台非标准电炉全部于1972年完成。 四、研制开发的新型电炉 进入80年代,哈松炉厂发挥技术优势,瞄准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扩大服 务领域。1985年,哈松炉厂与美国赛口澳威克公司合作生产了20吨、40吨铝卷材保护气氛退 火炉。20吨炉1987年安装在东北轻合金加工厂,40吨炉1990年在山西太原铝材厂投入使用。 这两种炉属于美国80年代初生产的先进炉种,可在自然气氛或保护气氛下工作,装有旁路冷 却器,可实现急速冷却、控制冷却、辅助冷却三种功能。1988年,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自行 设计制造出4吨铝材退火炉,安装在沈阳高压锅厂,运行良好,获市科技进步奖。 1986年,哈松炉厂研制出RJK系列950度井式抽空保护气体退火炉,采用气体保护周期式 作业,供各种钢件加热、退火用。此种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获一机部电工局科技进步奖。 1988年,哈松炉厂在消化吸收国外热处理设备优点的基础上,适应国内配套的需要,研 制成功具有世界80年代初水平的RW—100—9Q网带式保护气氛光亮淬火新产品。该产品主要 用于标准件、轴承、纺织器材、仪器仪表等行业的工件淬火、保护加热、渗碳热处理,处于 国内领先地位。 1988年,国家为解决国产显像管,特别是彩色显像管自给率不足的问题,引进日本东芝 技术,扩建2条生产线,新建彩色显像管厂,所需大型设备由中外合作制造。在全国招标会 上,哈松炉厂以老厂的信誉和技术优势,赢得用户信赖,一举中标,承接了咸阳彩色显像管 厂17种30台电炉的制造任务。这批电炉分别用于电子枪零件光亮退火;电子枪零件烧结、化 学处理、玻璃壳退火、清洗、烘干,阴极罩和芯柱退火。1990年8月,17种30台电炉全部完 成,交付用户安装使用。10月,机械电子工业部,陕西省人民政府给哈松炉厂赠送了“陕西 彩色显像管总厂扩建工程有功单位”的锦旗。 1989年,哈龙炉厂通过投标承接了为哈尔滨化工机械总厂试制溶解乙炔气瓶固化干燥炉。 1990年试制成功,并通过技术鉴定。此种炉由8个电阻炉膛组成一个整体,长达25米,每个 单独炉膛采用积木式组合墙板结构,用新型保温材料岩棉做保温层,用顶风机强制循环,热 风加热,结构合理、先进、维修方便,保温性能和节约效果好,炉温均匀,控温精度高,属 国内首创。 1981—1990年,共研制开发具有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的新产品36种、500多台(套), 其中12种产品列为国家替代进口产品,为填补国内热处理设备空白做出了贡献。 1955—1990年,共生产工业电阻炉19848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