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管 理 第五章 技术监督管理 第二节 标准化工作 哈尔滨市的冶金产品标准化工作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哈尔滨 有色金属冶炼厂等冶金企业都执行苏联的产品标准。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冶金工业部累计 颁布460多个冶金产品标准。此间,哈尔滨市大部分冶金企业的产品都执行部颁标准。 “文化大革命”期间,标准化工作遭到严重破坏。技术标准被当做“管、卡、压”的工 具而被砸烂。在“铲除修正主义的洋标准,立无产阶级土标准”的口号下,大多数冶金产品 不按标准,而是按经验生产,产品质量迅速下降,质量事故层出不穷。1970年以后,周恩来 等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尊重科学”、“要补充、修订产品标准”。才使产品标准化工作 有所好转。但直到1978年,除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外,其它地方冶金企业都未建立标准化工作 体系。 1979年6月,黑龙江省冶金工业局召开全系统第一次标准化工作会议后,哈尔滨市冶金 工业局在技术处设专人负责标准化工作,各企业也建立相应的机构或设专人开展标准化工作, 制订产品企业标准和内控标准。1982年,各冶金企业陆续制订了一整套包括原材料、工艺、 半成品、设备、环保在内的技术标准,使标准化工作由单纯的“产品标准”向生产全过程标 准化方向发展。1983年,哈尔滨市冶金产品开始采用国际标准(ISO)和美国(ASTM)、英 国(BS)、法国(NF)、西德(DIN)、日本(JIS)和苏联(ГOCT)标准。各企业广泛收 集资料,在市冶金工业局的统一组织下,开展对标分析,制订内控标准,使产品性能指标有 很大提高。1984年,哈尔滨带钢厂受冶金工业部委托制订“铠装电缆用镀锌钢带国家标准” (GB4175.2—84),促进了地方冶金工业的标准化工作。至1985年,哈尔滨市冶金系统的 产品全部实现按内控标准组织生产,并有6种产品执行达到国外先进水平的冶金工业部推荐 标准或国家标准。1987年,哈尔滨轧钢厂、哈尔滨带钢厂和哈尔滨钢管厂被定为哈尔滨市标 准化工作三级企业,哈尔滨钢丝绳厂、黑龙江省小岭钢铁厂和哈尔滨铁厂被定为四级企业。 1990年,全市冶金系统采用的28个产品标准中,有6种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占21.4%;有17 种达到国际水平,占60.7%。 哈尔滨市的冶金产品经历了沿用苏联(ГOCT)标准,部颁(YB)标准,国家(GB)标 准,企业内控(QB)标准和冶金工业部推荐(YBT)标准的发展过程。产品标准水平地不断 提高,不仅提高和稳定了冶金产品的实物质量,而且推动了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工作,提高 了冶金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显示原文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