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商业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
第一节 饭店

    南岗区饮食业起于西餐,中东铁路建成后,南岗区聚集有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万侨民,16个国家和地区的领事馆大部分设在南岗,为侨民和外事人员服务的西餐馆随之兴起,全市最早的较有名望的大型西餐馆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开办的中东铁路俱乐部西餐厅,大型西餐宴会多在此举行。同年,格兰德旅馆西餐厅开业。次年,俄人吉度尼琴克开设埃迭姆西餐馆。民国至东北沦陷时期,南岗区有西餐馆14家,绝大部分是外侨产业。随着南岗区内华人的增加及经济实力增强,中餐饭店亦开始崛起,第一家中餐馆是1932年开业的"忆香村”(现文君酒家),随之南菜馆、京津馆、清真馆、本地馆竞相开业,全国八大菜系云集于此,而以山东、本地风味居多。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实行经济统治政策,粮油等物资实行"专卖”配给,饮食业渐衰。
    1946年"四·二八"哈尔滨解放后,饮食业逐渐恢复。1947年,南岗区有饭店228家,其中,中餐47家,西餐14家,小吃31家,煎饼铺136家。
    1956年,在对私营饮食业进行行业社会主义改造中,除少数直接过渡到国营、合作社之外,其余大部分根据行业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进行改造。对大户实行公私合营,对雇工3人以上实行合管定息,对小商小贩,除一部分有条件的进入公私合营之外,其余都组成统一经营,共负盈亏的合作店或分散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小组。1958年,饮食业的合作小组大部分过渡为合作社,部分合作社过渡为国营。1967年,全区公私合营饮食业全部过渡为国营企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饮食业出现了国营、集体和个体多种经济成分相互竞争、多种经营方式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至1990年,全区有饭店867家。其中,国营饭店34家,集体饭店285家,个体饭店575家,从业人员达6 713人。
    文君酒家 位于奋斗路189号,建于1932年,原忆香村饭店。1986年翻建改造,1987年底,饭店按四川成都文君酒家风格全部装修,引进文君酒、豆瓣辣酱、川味主食与小吃,曾去成都学艺的4名厨师能做100余种川菜,水平可与成都文君酒家相比,1988年3月12日,改称哈尔滨文君酒家,并正式对外营业。饭店经营的凤尾小笼包闻名遐迩。凤尾小笼包吸收四川龙眼包子,天津圆笼包子,本地家常包子特点,结合当地群众口味创制而成。包子形似凤尾,入口在鲜香味美中尚有口感回辣的特殊味道;皮薄馅大、馅心细嫩,一笼3两12个包子。19$9年5月,获商业部在西安举办的全国优质面食大赛"金鼎奖"。
    1990年,文君酒家拥有特级厨师1人、二级厨师2人、三级厨师2人、文明服务员2人,实现销售额154万元,利润额5万元。
    江南春饭店 位于奋斗路和邮政街拐角处,是哈尔滨市综合性大型餐馆。前身为解放前的中华楼饭店,1956年改为中兴楼,1957年扩建后,营业面积1 700平方米,改称江南春饭店。1973年饭店重建,1977年竣工开业。新建筑为5层楼(另有地下室),使用面积4 900平方米,分饭店和旅店两部。饭店占地2 340平方米,一次可容纳700余名顾客就餐;旅店占三、四、五楼和地下室,面积2 250平方米,房间37个,床位159个。 
    1985年末饭店又全面装修改造,1987年调整经营,熘炒餐厅改为高级冷饮厅、江南酒家改为粤菜餐厅、饺子部改为新瀉餐厅、百花园改为快餐厅。
    饭店中餐部是哈尔滨市饮食业十大风味之一的地方菜中心,由特一级烹调师张汝财和特一级宴会设计师赵辉领衔,经营北方风味菜肴300余种,金甲长龙、鸳鸯珍珠玉掌、飞龙金丝蛰头、九转鲤鱼肚、珍珠罗汉虾、生烧鱼扇等20余种,汁浓味厚,红润光亮,鲜咸清脆,肥而不腻,具有鲜明的北方风味。
    饭店粤菜餐厅的粤菜也是哈尔滨市十大饮食风味之一。由特三级烹调师孟繁波掌灶,名菜有三丝烩蛇羹、蚝油牛肉、铁板生蚝、东江盐锔鸡、清蒸白鲳鱼等130多种,主食有扬州炒饭、南味包子等8种。
    江南春饭店198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六好企业",1987年获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1990年有职工298人,实现销售额351万元,利润21万元,税金15万元。
    台湾餐厅  位于西大直街130号,1974年动工,前身为南岗区烹饪技术学校,由特一级厨师盛英杰筹建,投资25万元,历时3年,于1985年9月5日正式开业,是哈尔滨市独家经营台湾风味的餐厅。
    台湾餐厅是2层小楼,营业面积260平方米,1楼餐厅约80平方米,放1O张桌100座,经营一般熘炒;2楼餐厅是高档雅座,60平方米,放8张桌80座;余为厨房,餐厅设施富有台湾风情。
    台湾餐厅既对外营业,又承担烹饪教学任务,1974至1988年,培训学员25期1 000余人。
    餐厅的饭菜既有台湾风味,也有京、鲁、川菜和宫廷菜。如台湾风味的当归鸡、贡丸、螯蛙煎、茄汁虾、麻油鸡;川菜的大蒜鲢鱼、椒麻鸡、干烧鸡;宫廷菜的金鱼卧莲、红娘自配;山野味的飞龙酒锅、三鲜西湖莼菜等。主食有宫廷风味的"龙须饼",丝细美观,香酥不碎,台湾餐厅以烹制山珍海味鲜嫩见长,具有清新和醇、荤香不腻的特色。开业以来,顾客盈门,接待美国、日本、意大利、墨西哥等外宾和港澳同胞3 000多人。1990年实现营业额50万元,利润额5万元。
    山东抻面铺  位于荣市街,1984年开设,由黑龙江省抻面大师张国书的亲授弟子、一级白案厨师周广学主灶,有炸酱面、打卤面、麻酱面、牛肉面4种,技艺娴熟,能抻出12扣192根条,细如发丝,均匀整齐,不断不乱;能抻出多型面条,如"韭菜扁”(6扣129根)、"一窝丝"(8扣512根)、"龙须丝"(9扣1 024根);下锅技巧有呈"扇面"形,达到抻面下锅不混、不乱、不沾。1990年,实现销售额50万元,利润5万元。
    新瀉餐厅在江南春饭店饺子部的基础上,由中日合资,按日本建筑风格改建扩建的2层小楼,1988年7月开业。一楼是大餐厅,设有长条付餐柜台,木制条桌矮椅上不加台布,清雅素洁,设有48个餐座,楼上设4个单间,两个房间是和式,两个房间是洋式,楼上楼下共有座位108个。1990年,实现销售额20万元,利润2万元。
    哈哈乐快餐 厅位于红军街52号,由华侨饭店和香港捷华实业有限公司合资经营,1989年3月28日正式开业。
    哈哈乐是新型的半自助式快餐厅,参照香港“麦当劳”和北京“三保乐”的经营方式,顾客自端餐盘,自选饭菜,饭菜都装好盘,明示价格,选完即结帐付款,自选座位。仅3-5分钟即可食用,省时方便,文明高雅,适合快节奏,合理膳食的要求。
    餐厅面积300平方米,白磁砖铺地,塑料面小桌无桌腿和红色塑料小靠背独脚椅连在一起,共有24张餐桌84个椅子,都固定在地面,整齐干净。厨房机械化生产水平较高。菜肴有苏波汤、什锦米饭、红烩牛肉、咖喱鸡块、山鸡灰菜、刺老牙、黄焖鸡爪、酥炸鸡腿、火腿蛋、奶汁蛋卷、奶汁红鱼、素拌沙拉、茶烧肉、清煎里脊,西米蛋拌柿子、松花蛋、酸黄瓜等20余种。1990年,有职工32人,实现销售额100万元,利润10万元。
    天鹅满族大酒店  位于清滨路15号,1990年8月12日正式开业。酒店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两层楼房,另有1层地下室,设两个大餐厅、4个高级单间,共30张餐桌,一次可接待200位顾客。天鹅满族大酒店的装修吸取满族建筑风格,窗外镶红色木格窗棂,采用楼中楼的手法,红柱青砖、金黄色顶棚悬吊精美的宫灯。餐桌为满族习惯用的八仙桌、红色台布、红色靠椅、红色地毯,悬挂满语字画、大"福"字。服务员都衣着"旗装",还用简单的满语接待来客,餐具用京式蓝花盘碗,上茶用蓝花扣碗献上独具风味的八宝茶。酒店犹如华贵而古老的满族宫室。 
    天鹅满族大酒店的菜肴有凉菜、鸡类、肉类、海鲜、毛炒、汤类等80种,满族风味菜肴有血肠白肉、蒜泥白肉、哈尔巴肉、满族烧肉卷、满族腐肉、京烧大肚、京烧大肠、烧肚领、满族点心有小窝头、角糕、豆面卷、蛙式饺子。1990年,有职工43人,实现营业额160万元,利润10万元。南岗区1990年国营饭店业网点一览表(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