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毛纺织业 哈尔滨毛纺织业第一家小作坊是聚兴和,建于1915年,主要生产门毡和毡帽。1922年, 张道友等人创建了裕庆德毛织厂,主要生产纯毛提花毯和呢绒。至1930年,哈尔滨毛纺织业 已有1个毛纺厂和6个制毡业小作坊。 哈尔滨解放后,一批公营企业纷纷建立,私营小作坊也得到发展。至1949年,哈尔滨毛 纺织行业已有3个较大的毛纺织厂,即国营东北毛织厂、公营东生纺织厂和民生织毯厂,共 有职工831人。另外,还有16个毛毡制品小作坊,职工444人,资本额6.7万元,总产值 17.6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尔滨毛纺织工业有很大发展,先后建立了哈尔滨伟光毛毡厂、 哈尔滨市毛类制品厂、哈尔滨市毛纺制品厂和阿城制毡厂等一批新企业。同时,哈尔滨毛织 厂扩建了细纱5304枚的纺织染精梳生产线,可生产各类毛哔叽、毛华达呢和毛凡丁等产品, 年产量90万米。 “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市毛纺织业生产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产品产量和质量下 降,企业出现亏损。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哈尔滨市毛纺织业得到进一 步发展。1978年,哈尔滨毛织厂从日本引进细纱锭2800枚的针织绒生产线。1984年,哈尔滨 市调整产业布局,将哈尔滨玻璃纤维厂改建为哈尔滨第二毛纺织厂,规模为毛纺细纱锭1万 枚纺织染生产线。 1985—1987年,哈尔滨毛织厂完成2000枚粗梳纺锭的扩建项目,使纺锭总数增至9728枚, 成为具有原毛加工、粗精梳兼容的毛纺织染大型企业。 1990年,哈尔滨市已拥有全民所有制毛纺企业2个、集体所有制企业9个、个体企业3个, 职工7994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4812.7万元,净值10337.2万元。毛纺纱锭24694枚,毛 织机417台,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8103.27万元,利税931.7万元。主要产品有纯毛提花毯、 混纺毛毯、地毯、各种花色的精纺品、粗纺品、防寒毡、防水毡、工业用毡、工业用呢。 “卧虎牌”水纹纯毛提花毯在1983年、1987年连续两届获得国家质量银牌奖(系同类产品质 量评比的最高奖);平厚大衣呢、“银鹅”毛毯被评为纺织工业部优质产品;纯毛斜绒、雪 花大衣呢等13种产品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人造毛毯、毛涤马裤呢等5种产品被评为哈 尔滨市优质产品。 1949—1990年,哈尔滨市毛纺织业共生产纯毛、混纺、人造、立绒毛毯1035.4万条, 其中出口462.5万条。生产粗纺品1318.1万米,其中出口70.32万米。1965—1990年共生 产精纺品2857万米,其中出口20万米。1973—1990年共生产地毯6388平方米。1977—1990年 共生产针织绒线4724.9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