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无机化学工业 第三章 无机盐工业 第一节 氯化物 一、三氯化磷 1970年3月,化工二厂开始安装三氯化磷生产装置。1971年1月正式投产,年生产能力为 1000吨。三氯化磷是采用黄磷与氯气在反应釜内反应生成的气体,经过洗涤塔和冷却器冷却 成液体后,生产出三氯化磷。主要设备有氯蒸发器、熔磷锅、反应釜、洗涤塔、冷凝器等。 1982年三氯化磷被评为省优质产品,主要销往哈尔滨、大庆、吉林等地厂家。 1985年经过技术改造,年生产能力增加到1500吨。1989年10月因厂房陈旧,设备腐蚀老 化,对全部装置进行更新,新建2套三氯化磷反应釜,1990年3月正式投产,年生产能力达到 2000吨,当年生产1107吨,质量合格率为99.8%。职工人数18人。 二、三氯化铁 1969年,化工二厂为满足市场对净化剂的急需,开始建设三氯化铁装置,利用烧碱副产 品氯气及废铁屑为原料,用二步法生产净水剂——三氯化铁。1970年10月投产,年生产能力 为500吨。三氯化铁比明矾价格低,净水能力比明矾强,产品畅销。1973年为扩大三氯化铁 生产能力,省化工厅拨款6.6万元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将过去陶瓷罐体间歇反应生产方法 改为陶瓷罐连续反应法,让氯气与二氧化铁在塔内进行对流反应,生产出三氯化铁。这套装 置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生产能力增加到年产1000吨。 由于污染环境和设备腐蚀严重,1981年6月停产。自投产以来总计生产5834吨。产品主 要供应省内用户,部分出口。 三、次氯酸钠 1974年,化工二厂出于平衡氯气和市场需求的考虑,决定建设次氯酸钠装置,利用化工 二厂烧碱副产品氯气及氢氧化钠为原料,把氢氧化钠稀释20%放置反应器中,通氯,反应终 了,即成成品。主要设备有反应器、贮罐、离心泵等。1975年1月投产,年生产能力为8000 吨。1985年烧碱装置扩建时,将次氯酸钠年生产能力相应提高到1万吨。1990年产量达8741 吨,合格率为99.8%。1983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 产品主要销售给自来水厂、造纸厂和亚麻厂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