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哲 (?-?),字敬舆。吉林省吉林市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曾任吉林法政学校校长。1915年取缔法政学校后,任吉林督军署顾问。1921年底随中国代表团出席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九国会议。1924年1O月11日中东铁路理事会开会,被选为理事。曾任东北政府教育总长。1928年3月1日至1933年6月2日,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他还是一位诗人和书法家。1926年兴建的"霁虹桥"的桥名,就是出于他的手笔。“霁虹"是引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中"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用"霁虹"定名为"霁虹桥"。他当时加入了马忠骏组织的松滨吟社。写出许多好诗,其中一首揭示社会矛盾表达了诗人关怀民生的积极态度。其诗云:“百川吸作长鲸饮,楼台倒插池塘影,醉依栏杆观众生,大千民尽饥且冷。”1933年6月离开哈尔滨去南京,走上抗日救亡的道路。后以监察院副院长客死台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