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管理 第九章 财务管理 第五节 利润与税金 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主要由按规定计取的法定利润和降低工程成本及多种经营收入和营 业外损益净额组成。 哈尔滨市建筑企业的法定利润,50年代,按工程预算成本的2.5%计取。1959年国家取 消了法定利润,1978年又恢复。1980年国家建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下 发的〔1980〕建发施字185号文件规定,凡是独立核算的国营施工企业,按工程预算成本2.5% 计取法定利润,3年内不上交,全部留给企业。企业降低成本额和其他收入,在扣除营业 外支出和按规定提取企业基金后的利润,五五分成,50%上交财政,50%留给企业。企业上 交的利润超过上年交库数时,其超额部分以实行二八分成,上交20%,企业留80%。市建工 局与市建设银行共同商定,市建工局所属国营预算内企业超额完成上缴任务计划指标时,其 超额部分与市建工局实行二八分成。黑龙江省建工局对建筑企业还规定,以企业分成的50% 为基数,上交主管部门20%,其中由主管部门作为集中调节使用15%,上交省建工局,集中 调节使用5%。 1983年5月,哈尔滨市根据黑龙江省财政厅、黑龙江省建设银行关于地方国营建筑安装 企业实行利改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地市以上国营预算内建安企业和省属预算内施工企业, 一律实行利改税办法。予算外建安企业仍按八级超额累进税交纳所得税。建筑安装企业所得 税率为55%,暂按35%交纳,企业留利水平为65%。企业的留利按比例建立五项基金,生产 发展基金50%、新产品试制基金2%、后备基金8%、职工福利基金20%、奖励基金20%。19 83年市建工局所属国营预算内建安企业共实现利润1473万元,缴纳所得税516万元,企业留 利957万元。实现的利润总额和上缴的税利均为哈尔滨市建安企业历史最好水平。 1984年,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国家规定建筑工人的计件超额工资由原税后留利列支改为 从成本中支出,为此财政部门又将税率调增至40%。省、市建工局所属国营建安企业共实现 利润603万元。缴纳所得税281万元,企业留利422万元;1985年实现利润364万元,缴纳所得 税146万元,企业留利216万元。 从1988年1月1日起,按国家计委计施〔1987〕1806号文件规定:国营施工企业实行计划 利润,利润率暂按工程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的7%计取。国营施工企业实行计划利润后,不 再计提法定利润和3%技术装备费。集体所有制建筑企业的计划利润仍按预算成本的2.5% 执行。实行计划利润后,所得税率不变,企业留利的各项基金分配比例仍按原标准执行。 1989年,哈尔滨市建筑施工任务不足,加之经营管理不善,窝工待工,效益下滑。1990 年,市建工局所属国营施工企业亏损额达1128万元。 哈尔滨市建筑企业的降低工程成本收入,1950-1990年,除1961年降低成本率为负数外, 40年来均有降低。1957年以前,降低成本率在1.5%-4.1%,1958年大跃进期间达到6.1% -6.4%,1961年骤跌至-4.5%,1962-1976年14年间降低成本率在1%-2%之间,1977 年稳步回升,1983年达到6.5%,创历史最好水平。之后,逐年下滑。1989年,降低率只有 0.9%。1990年许多建筑企业因材料价格与人工费用上涨,任务短缺,全市建筑业的降低成 本率只有0.2%,为40年来最低水平。 哈尔滨市建工局所属企业,从50年代初组建以来年年都有盈利,1965年盈利187万元。 1966年以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连续11年亏损,1974年亏损额高达329万元。1978年开始盈 利,1980-1984年实现利润4026万元,平均每年盈利924万元,最高的1983年盈利1473万元。 1985年压缩基本建设,许多企业施工任务不足,材料价格和工价上涨,利润开始下滑,1989 年亏损655万元,1990年亏损1128万元。 1950—1990年哈尔滨市建筑业工程成本与企业利税情况统计表 表6—44 预算成 本 实际成本 降低成本额 降低成本率 实现利润额 上缴税额 年 度 (万元) (万元) (万元) (%) (万元) (万元) 1950 538 530 8 1. 5 13 1951 2 601 2 559 42 1. 6 72 1952 9 427 9 220 20 7 2.2 29 4 1953 14 129 13 737 39 2 2.8 49 0 1954 13 892 13 446 44 6 3.2 53 7 1955 13 397 12 947 45 0 3.4 61 3 1956 15 279 14 657 62 2 4.1 78 8 1957 14 976 14 109 86 7 5.8 98 9 1958 18 978 17 820 1 15 8 6.1 131 5 1959 21 573 20 217 1 35 6 6.3 159 0 1960 25 239 23 611 1 62 8 6.5 187 6 1961 5 790 6 063 -27 3 -4.7 26 1962 4 340 4 301 39 0. 9 54 1963 8 047 7 956 91 1. 1 12 4 1964 11 299 11 091 20 8 1.8 30 6 1965 9 037 8 776 26 1 2.9 37 8 1966 4 412 4 364 48 1. 1 47 1967 3 514 3 478 36 1. 0 68 1968 3 320 3 283 37 1. 1 54 1969 4 465 4 405 60 1. 3 76 1970 4 607 4 555 52 1. 1 81 1971 4 743 4 681 62 1. 3 79 1972 7 463 7 354 10 9 1.5 13 2 续表6— 44 预算成本 实际成 本 降低成本额 降低成 实现利润 额 上缴税额 (万元) (万元) (万元) 本 率(%) (万元) (万元) 1973 9 710 9 60 4 10 6 1.1 157 1974 10 804 10 63 7 16 7 1.5 211 1975 17 252 17 00 4 24 8 1.4 299 1976 18 411 18 11 0 30 1 1.6 356 1977 19 084 18 61 9 46 5 2.4 613 1978 27 525 26 80 3 72 2 2.6 924 27 8 1979 31 933 3094 5 98 8 3.1 1 224 36 1 1980 42 714 41 09 1 1 62 3 3.8 1 987 61 2 1981 51 093 49 36 4 1 72 9 3.4 2 151 67 4 1982 74 355 71 82 7 2 52 8 3.4 2 858 84 6 1983 72 556 67 85 9 4 69 7 6.5 5 719 1 65 3 1984 94 555 89 96 8 4 58 7 4.9 5 033 2 09 9 1985 12 6062 12 013 2 5 93 0 4.7 6 090 2 38 0 1986 13 6969 13 202 4 4 94 5 3.6 5 761 3 45 2 1987 16 6862 16 220 8 4 65 4 2.8 6 302 5 18 6 1988 21 8404 21 261 3 5 79 1 2.7 9 588 8 59 7 1989 22 8417 22 633 2 2 08 5 0.9 5 646 8 02 9 1990 20 2444 20 210 9 33 5 0.2 3 033 6 74 8 注:本表数字包括呼兰、阿城两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