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市政设施 第一章 道 路 第四节 支 路 哈尔滨市支路的形成早于主、次干道。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至光绪二十九年(19 03年),道外北二道街、桃源巷(桃花巷)、维新街、大教堂街(教化街)、铁道街(一面 街)、勤俭街(透笼街)、安道街、五柳街、工会街(工部街)、军需街(香和街)等街路 已先后形成。支路车行道宽4-10米,两侧各设人行道,宽2-4米。支路在全市道路网络中排 列整齐。街道名称有的按数序排列:道里区东、西头道街至东、西十六道街。道外区南、北 头道街至南、北二十道街。南岗区有以"文"字开头的街名:文景街、文明街、文兰街、文成 街;也有以数字开头的街名:一匡街、二酉街、三姓街、四明街、五瑞街、六合街、七政街、 八元街、九站街、十字街等;另有用"河"、"民"、"安"、"香"等字开头的街名。 至1990年,全市支路共1422条,占全市道路总数的68.43%,面积542.87万平方米, 占全市道路面积的48.34%,铺装面积387.43万平方米,铺装率71.37%。 显示原文件 显示原文件 显示原文件 显示原文件 显示原文件 显示原文件 显示原文件 显示原文件 显示原文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