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民国十八年) 1月1日 哈尔滨学生联合会组织一中、二中、三中等学校学生游行,庆祝"南北统一"。一中学生砸开紧锁的大门,冲破警察阻拦,上街游行。 1月20日 东北水路测量学校在东北商船学校内成立,开始招生。 1月25日 各商号请商会出面交涉,反对滨江市政公所增加卫生捐。 2月1日 吉林省政府成立,原吉长、滨江、延吉、依兰4道尹裁撤,设立交涉员。原滨江道道尹蔡运升改任滨江兼依兰交涉员。 2月15日 黑龙江省各县公署、设治局依新制一律改称县政府,各县知事改称县长。 2月 滨江县警察所改称吉林省滨江县公安局,滨江警察厅改称吉林省滨江市公安局。 △ 张学良命令中东铁路督办吕荣环,迅速解放中东路问题。吕荣环即从"改制"、"电政"、"工地房产"和"教育"等问题开始,逐步收回中东铁路权。 3月23日 张学良又令吕荣环将中东铁路土地房产权收回地方土地管理局管理。此后,陆续将文物会、气象台、政法大学、中央图书馆等收回。 3月28日 东省特别区地亩管理局公布《清理地亩暂行章程》,严禁私占私垦或转租土地渔利。 3月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修订《特别市监察委员会暂行章程》、审查条例》和《办事细则》。 4月1日 英国驻哈尔滨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 4月8日 滨江大同银行设立,资本哈大洋100万元。张焕相、丁超为该行主要董事。 5月1日 滨江市政公所撤销,设立市政筹备处,划傅家甸、四家子、圈河、太平桥为滨江市辖区,为吉林省辖市,蔡运升兼任筹备处处长。滨江继续与哈尔滨特别市同时并存。滨江市下辖第一、二、三、四个区和太平桥(第五区),第一至四区管界为北七道街、北十九道街、大保定街、南新街、太古十六道街等26个街道。埠头、秦家岗、新市街、顾乡、新阳、香坊、老哈尔滨、白家窝棚、西大桥以西、王兆屯等地区归哈尔滨特别市管辖。 5月14日 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出示布告,要求改用中国度量衡。 △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景惠训令教育厅,将反"五路"游行示威的哈一中"主使者"关宪尧(国民救国会总指挥)、邓瑞棠、李逸之、邹云生、齐邦固、张树声、沈步瀛、胡霭彬、华光、李凯周10人开除,并勒令回原籍。同时取消国民救国会和学生联合会。 5月29日 张景惠下令封闭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的苏联领事馆。 5月 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同警察总管理处,查封在哈市的苏联远东林业公司。 6月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刘少奇任满洲省委书记。7日,刘少奇赴上海参加满洲工作会议。8日,中共中央批准满洲省委组成人员。 7月1日 呼海铁路通车典礼在哈尔滨江北马家船口举行。 7月10日 在日本和国民党的策划下,东北地方当局强行解除中东铁路管理局苏联方面局长、副局长职务,收回中东铁路路权及电报、电话机关查封苏联在哈尔滨的领事馆、商业和俄国职工联合会等。造成"中东铁路事件"发生,逮捕中东铁路苏联人200余人,连同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叶米沙诺夫、副局长艾斯蒙特等60余人一起遣送回国。 7月13日 中共满洲省委决定,将中共哈尔滨县委改为中共哈尔滨市委员会,任国桢、张洛书、李梅五为常务委员,任国桢为市委书记。 7月26日 苏联驻哈总领事馆事务交由德国驻哈领事馆代理。 7月29日 滨江交涉员蔡运升和中东铁路管理局副局长郭崇熙、东省特别区市市政管理局局长李绍庚去满洲里86号小站,与苏联代表梅立尼科夫协商有关谈判事宜。 7月31日 中共哈尔滨市委发表《为东铁事件,告哈尔滨全体劳苦市民》和《中东路工友们》等宣言,指出张学良占领中东铁路就是把铁路送给日本。 8月1日 滨江镇守使丁超任前敌总指挥,开往中东铁路沿线。李振声任滨江警备司令。 △ 哈尔滨电业公司以250万元收买滨江耀滨、庆记电灯公司,统一哈尔滨市电权管理。 8月5日 中苏交涉全权代表、前中国驻芬兰公使朱绍阳到哈尔滨,下榻马迭尔旅馆。 8月15日 东省特别区警官学校奉命改编为临时警察队,辅助地方警务,直辖于长官公署。 8月19日 中共中央巡视员陈潭秋(化名孙杰)到哈尔滨,领导中东铁路工人斗争。 △ 哈尔滨军、政、路机关成立联合办事处,张景惠任委员长。 8月22日 刘少奇、孟坚在奉天纱厂被捕。29日,由丁君关、任国祯、饶漱石组成临时满洲省委。9月中旬,刘少奇、孟坚在党组织营救下获释出狱。 8月26日 中共哈尔滨市委改组,由7名委员组成。张洛书、张乃文、李梅五为常委,张洛书任书记。 8月31日 哈尔滨电车工人罢工。罢工持续4天,9月4日复工。 9月5日 哈尔滨交涉署奉命撤销,滨江市政筹备处接办交涉署事务。 9月21日 中共满洲省委派孟坚、任国祯到哈尔滨,改组中共哈尔滨市委:孟坚任书记兼负责组织,任国祯负责宣传。张乃文任团市委书记。同时,成立由张洛书负责的职工运动委员会。确定市委主要任务是加强中东铁路工人斗争为中心的工人运动领导,把日常斗争与党的任务联系起来,作好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宣传。 9月26日 刘少奇到哈尔滨领导工人运动。中共哈尔滨市委领导成员进行调整,张洛书接替任国祯负责宣传,唐宏经接替张洛书任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王立功接替张乃文任共青团哈尔滨市委书记。10月,任国祯去上海党中央干部学习班学习。此时,哈尔滨有党支部12个,党员72人。 10月 为在北满"确实改造殖民主义",日本政府派前日本关东长官木下任哈尔滨特务机关长。 11月初 中东铁路总工厂(三十六棚)700余人,为反对减少工资,改善待遇,包围了中东铁路管理局,迫使局方收回减少工资的决定。 11月7日 中共哈尔滨市委和团市委发表《十月革命十二周年纪念宣言》、《十月革命十二周年纪念告青年工友》、《十月革命十二周年告北满青年》,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反对国民党进攻苏联,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 11月9日 东省特别区一中等校学生不畏军警镇压,举行纪念"一一·九" 反帝护路运动示威游行。反动当局逮捕爱国学生23人。 11月11日 哈尔滨又设戒严司令部。李振声为司令,米春霖、高齐栋为副司令。 12月11日 郭福绵代理东省铁路公司督办。 △ 苏联驻哈总领事馆(今跃景街)恢复工作,司曼诺夫斯基任总领事。 12月22日 中苏双方代表签定《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即伯力协定)。双方尊重1924年的《中俄协定》和《奉俄协定》,至此,中东铁路事件平息,恢复1927年7月10日前状态。 是年 哈尔滨电业公司修筑许公路电车轨道(由道里霁虹桥至道外靖宇街口),添购西门子厂电车6台,爱益智厂电车4台。 △ 外国商人在哈尔滨设立斯可达、道可甫、菜丰3个造船公司。连同前一年自办的东北造船所,哈尔滨成为当时中国内河船舶造船业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