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调查 第十九章 物 产 第二节 植物 (甲)谷类 境内所产谷品,共十四种。日小麦、大麦、元豆、黑豆、小豆、绿豆、高粮、谷、黍稷、包米(即玉蜀黍)、荞麦、稗子、苏子、麻子与内地所产同。 (乙)木类 青杨树,宾境最多,虽不能自成森林,而占森林十之六。树身白色,叶尖,极大者同径丈余,高四、五丈。南山一带尤夥。 椴树,每杂他种树木而成森林。嫩枝之端一叶,左右各四、五叶,树身黑色,大者圆径约丈余。 柞树,杂于他树而成森林者,随处皆是。其树身为紫红色,叶大,边有锯齿,每三叶共一柄,以之饲蚕,最为合宜。大者高约二丈余。 桦树,有香桦、臭桦之别。香桦硬,臭桦软。树身色白,叶为元形,边有锯齿。 寨树,叶有尖,端五,身紫黑,亦能杂入他树以成森林,大者亦与柞树等。 松树,考松名目甚多,有五叶松,俗亦名弋乌松,沙松有二叶松及杉松,落叶松,新罗松、赤松、白松、水松、杜松之别,但杂他树中,而成森林者,只有五叶松。树皮为深黑色,叶作针形,大者树身囤圆径约丈余,其余各松形皆与五叶松同,但有大小之别耳。 黄婆罗树、白牛子树、 ![]() 榆树亦森林之二种,有家榆、黄榆山榆之别。叶小为椭园形,边有锯齿,树身大者,高约二丈余。 胡桃树与形楸树同,但能结胡桃。 榛树亦能自成森林,但无甚大者,至高不过八、九尺,树身粗二寸余,叶圆一,枝皆针,榛实供食。 李树亦能独立成林,实小而酸,不甚适口,树身高丈余者颇多。 报马树,形同李树,亦有高大者。 杏树、桃树、槐树与内地产者同,但不甚多见。 梨树亦有成林者,结梨甚酸,树身高丈余,粗尺余。 以上各树,至冬季常于树枝乱杂之中,发出小枝尺许,绿叶红头,俗名名曰冻青,与雪色相映,他处无此产也。 (丙)草类 宾州所产之草,最有益世用者,惟 ![]() ![]() ![]() ![]() 其他则有黄烟、蓬蒿、苇芦外及车前草、益母草、透骨草、马鞭草、蒲公英等与内地产同。 (丁)蔬菜类 土豆共分两种:一为黄土豆,圆形皮里皆黄;一为红土豆,则为长形,皮里皆红。种法,将豆切开,布之土中,发生最繁。土豆种大者三枚,可得斤余。其叶碧绿;花落结果,熟亦可食。 金黄豆、云豆,均开白花,在地拓秧不蔓延,叶椭圆,荚长,色青。 老来少豆,共分三种:一白老来少;二黄老来少;三红老来少,均结荚圆长而嫩。猪耳豆,大挽袖二者,荚皆长阔。 以上各豆,花、叶均与云豆同,但植之田园,蔓延于棚架之间特繁。 白菜,日大根白菜,叶青而外散,曰小根白菜,心嫩而叶黄,犬者约重二斤,又西洋白菜,叶紧抱一处,成圆形,大者重约一斤余。 萝卜,日水萝卜,椭圆而长,其端尖色红,曰胡萝卜,形与水萝卜同,色黄红,曰大萝卜,皮有青、红、紫三色,形圆叶大,重者约三、四斤。 韭菜,叶扁而长,高尺许。 香菜,叶细而色绿。 其他如蒜、葱、茄,黄瓜与内地产者同。 蘑菇,土语谓之花蘑,其味最美,产于荒甸野草之内。凡有蘑菇之处,草茂色黑,故采蘑菇者,一望可知云。 木耳生于深山已倒古树之上,椴榆皆有之并有砍活树倒之,以养木耳者。 针金菜,俗谓之黄花,盛产于山中,叶形与兰同,花黄采而食之,其味最美。 (戊)森林 宾州从前森林遍野,自经设治以后,荒地逐渐辟开,而森林亦逐渐砍伐,及筑造东清铁道,需木更夥,大者购为道木,小者用作柴薪,且人烟既稠,消耗亦多,所有森林十去八九,所存者惟山坡、石砬、河洼、水沟不堪耕种之地而已。宣统元年调查固有之森林,大树共六百四十零万九千三百六十九株,小者三千万九百四十九万九千八百五十三株。其种类以杨榆为最多,松、柞次之,桦、柳又次之。夫宾州为森林富有之地,最宜林业,而株数之少乃如此,若不力图补种,恢复旧观,则数年以后,不但建筑有乏材之叹,即柴薪亦有告匮之忧。因于本年春间,派员分赴四乡,切实调查,以荒地之多寡为推广种树之比较。并令各区中,选举公正绅士一人经理种树,竭力劝导。各区前后计共新栽杨、榆、柳等树共四十六万零七千八百七十六株。其成活之杨、榆、柳共二十二万一千七百二十一株。此中官有者占十分之一,余均为民有。并饬四乡巡官认真保护。且与民约法,有一人能种杂树万株,果树千株以上者,酌给奖赏,以示鼓励。且令自此以后,逐年添种,十年树木之成效或者其可期乎! (己)药物类 宾境所产药品,以人参为植物中之特色。产于东南各山,俗名老山参。其采参之手续,四月之交,三五成群结伙,携木棍入山,棍一端尖,俗名梭拨罗棍,荒草密蔓处,用棍分拨寻觅,遇参即将棍尖猛指其上,呼其名而叱之云。不如此,参即遁去。其名甚夥。日二甲子、三花子、四披叶、五披叶、六披叶、把掌子、灯台子,皆象其叶之形而名之也。八月间,草皆黄落,参苗亦无从辨识,而采参者,即停业矣。每年收数约百余两,其销路,则运之各省。其余若细辛、漏芦、大活、本贝母、柴胡、薄荷、防风、王不留行、五味子、党参、寄生、崴灵仙、牛子、水参、元蜡、生蓍、地肤子、香脐子、白芥子、桔梗、赤芍、鸡内金、芦把子、莱菔子、牢前子、平贝、山龙、升麻、薤白、地芋、茵陈、艾叶、紫苏、元柏、益母草、透骨草、元苓、扁蓄、荆芥、鸡冠花、气包、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