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纺织工业管理 第三章 行业规划与发展 第一节 行业规划 1949—1978年,哈尔滨市国营纺织企业只有年度生产、技术、财务、基建、技改等计划, 没有长远规划。 1980年,国家提出了优先发展轻纺工业的方针。1981年12月20日,哈尔滨市依照黑龙江 省发展纺织工业规划要求,利用大庆30万吨乙烯和省内化纤原料的优势,开始制订发展纺织 工业生产规划,即“六五”规划和“七五”规划,发展哈尔滨市纺织工业。 1986年12月,根据纺织工业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要求,结合哈尔滨市纺织 工业发展实际情况,重新制订了“七五”纺织工业奋斗目标: 经济目标。“七五”计划末,工业总产值达到7.85亿元,年平均增长8%,1990年利税 达到1.38亿元,以高于产值的速度增长。1990年出口创汇争取超过6000万美元。 技术指标。装备向高速、高效、节能、无锭、无梭、多能化发展。产品向系列化、深度 化、高精发展。至1990年,亚麻设备、技术、产品达到世界水平。毛纺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产品采取国际标准。棉纺、针织、复制品技术等目标达到全国中上水平,金银牌总数达到5 枚。 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七五”计划期间,哈尔滨市纺织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麻、 毛为重点,相应地发展棉纺织,为印染和针织复制配套,使整个行业协调发展。把哈尔滨市 的纺织工业建成以亚麻为特色的“亚麻城”,成为全国的亚麻纺织基地。在“七五”计划期 间,计划把哈尔滨麻绢纺织厂亚麻1万枚纺锭搞上去,把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原有的1万枚纺锭 利用起来,形成4—5万枚纺锭能力。毛纺工业要上能力与上水平并重,精纺、粗纺与毛线并 重,发展传统产品与开发新产品相结合。先补上哈尔滨毛织厂2800枚粗纺锭和哈尔滨第二毛 纺织厂洗毛、毛条的欠帐,后扩充生产能力。“七五”计划末,毛纺锭要形成2.6万枚能力。 产品出口率达到40%以上,成为哈尔滨纺织工业第二个创汇支柱行业。在棉纺织工业上, “七五”计划期间,除把哈尔滨纺织印染厂的后5万枚纺锭配齐外,再把黑龙江纺织印染厂的 新上3万枚纺锭争取下来,形成18万枚纺锭规模。针织工业突出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设备和 技术,大力开发亚麻针织品、针织外衣、低克重轻薄织物、大提花经编织物、涂层织物、毛 圈提花织物等。在工艺设备上采用复合针、曲针三角,提高机械速度,并采用电脑提花系统, 同时采用泡沫染整、剪绒、植绒等新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