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饲 料 第一章 饲料资源 第五节 添加物饲料 一、动物(下脚)蛋白 屠宰畜、禽体的副产物(俗称动物下脚),主要有畜、禽的血液、皮毛、蹄壳、尾、内 脏和制革剩下的边角或下脚料等。这些动物下脚所含蛋白成分全面,营养价值比较高,是生 产配合饲料的重要成份。但因工艺技术和生产成本问题没有解决,开发利用的不够。1984年, 哈市对畜禽动物蛋白饲料开发利用的产品仅有150吨骨粉(作饲料的添加剂),羽毛粉120吨, 皮革粉200吨,后两者皆出口。 1985年开始,商业部每年用外汇进口秘鲁、智利鱼粉,分配给哈市饲料加工企业3000— 5000吨。进口鱼粉不足或缺乏时,从浙江、江苏等地购进国产鱼粉。1985年、1989—1990年, 市饲料公司所属企业购进骨粉5900吨。 二、矿物质 矿物质饲料资源主要是含钙、磷、钠等常量元素的矿产品和贝壳等。 哈尔滨市生产的配合饲料矿物质添加成份的重要来源是从辽宁、江苏、浙江等地购进的 贝壳粉和从苏联进口磷酸钙。1985—1990年间,哈市饲料公司所属企业生产饲料,用石粉 1760吨、海盐18000吨和贝壳粉13000吨。 三、微量元素 哈市加工配合饲料,添加的微量元素或含微量元素的物质分为营养型和非营养型两种。 营养型添加剂,主要包括铁、铜、锰、锌、碘、钴、硒等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氨基酸 等。非营养型添加剂,有防腐和防病的抗生素。 1972年,哈尔滨青年农场江北鸡场,在蛋鸡饲料中添加各种维生素15吨,代替青饲料, 预防因维生素不足而引起的疾病,促进鸡的生长、发育,提高了产蛋率。1977年,市饲料加 工企业分离制成的微量元素添加剂投入使用。1982年,省生物制品二厂生产50吨畜、禽饲料 抗生素。 1983年,东北农学院试验猪场,在全植物饲料的基础上。按风干混合料加入0.055%多 种维生素,使猪全期增重速度提高10.6%,缩短育肥期12天。1985年,哈市饲料生产所用 的氨基酸主要是从苏联和日本进口。1985年以后,饲料生产企业开始利用氨化物、氯化胆碱、 腐植酸等资源试生产氨基酸30吨,减少禽类饲料中鱼粉用量。1989—1990年,市饲料公司所 属的企业购进法国和日本产的蛋氨酸600吨。 四、药物添加剂 哈市加工配合饲料,不仅添加微量元素或含微量元素的物质,某些药物亦作为防病治病 和营养剂添加在畜禽饲料中,主要有灭霍灵(痢特灵)、优素精、球虫净、土霉素等,不仅 对肉鸡、雏鸡具有防病治病作用,还有利于促进畜禽生长。省生物制品二厂从1984年3月投 产至1985年共生产660吨全发酵饲用土霉素,1990年增到1200吨。同时生产北里霉素、球虫 净十几种抗生素添加剂,并生产用于畜禽饲喂的抗生素药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