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旅游基础设施 第二篇 旅游基础设施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哈尔滨即出现赛马会。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1907年1月) 俄国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后,当年美国、日本、法国等国也在哈尔滨设立了领事馆。同年市 内电话网初步形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秋林公司新楼营业。但许多方面仍极落后,以 旅馆业为例,1913年以前,除中东铁路官方俱乐部外,无一处现代旅馆,1918年才有公共汽 车出现,1920年开通自动电话,直到1923年,出租轿车数量大大增加。因此,哈尔滨市的旅 游基础设施,发展得极为缓慢。 30年代,旅游基础设施略有发展。新世界旅馆(今市第四医院)、新哈尔滨旅馆(今国 际饭店旧楼)、大和旅馆(今哈尔滨铁路局招待所)等设施齐全的旅馆先后开业,松浦洋行、 登喜和百货店等大型现代购物场所,以及大餐馆、高尔夫球场等娱乐场所也纷纷出现,旅游 设施形成一定规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大,速度不快。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旅游高潮的到来,扩建或新建了一 些现代化大型宾馆如哈尔滨国际饭店、天鹅饭店、花园宾馆、和平宾馆、华侨饭店等, 其他与旅游有关的餐馆、商店、娱乐场所纷纷出现。1985年以后,发展加快,至1990年,旅 游设施已基本完善,在质与量方面,均可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