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管 理 第四章 仓储运输 第一节 仓 储 1963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下发《供销社仓储工作条例》、《基层社仓库管理暂行 办法》、《农副土特产品仓库管理暂行办法》,哈尔滨市供销合作社加强了仓储管理,对仓 库设置、商品进出库手续、商品保管养护都做出具体规定,并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坚持以点 带面,重点抓了多年保持先进的市土特产品采购供应站沟沿库。沟沿库属综合性仓库,有4 栋简易库房,可容88火车货物,负责保管草条制品、铁木炊事用具、夏凉货、呈文纸、卫生 纸等7类830个规格品种1700多吨货物,商品形状长、细、圆、扁、方、粗、大各形不一,不 易堆码和保管。学习大庆“五五化”堆码经验,将36个品种商品按5按10堆码,小筐叫“梅 花五”,铁锅叫立式“一条龙”,锅盖叫“连双锁”,货物整齐美观,存取方便,盘点迅速, 过目知数,仓库安全卫生,提高库容率46.6%。一次盘点时间由过去2小时缩短为30分钟, 损耗由2—5%降低至1—3%。沟沿库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其中,在《仓库岗 位责任制》中规定入库要“一登记、二禁止、三不许”,保管员进货要做到“三自、三验、 三不入”,付货要做到“三不出库、三及时”,保管要做到“五定、五无、五相符、五坚持”, 仓库主任、监督员、守卫员的岗位责任、交接手续、值日值班、收付保管、防火安全也都有 明确规定。 1964—1968年,全系统开展“远学大庆,近学沟沿库”活动,仓库商品堆码普遍实行 “五五化”,库存商品不分大小、轻重,一律分类堆码,横竖见5、上下见5、左右见5,5个为 一组,10个为一行,角角相对,角角成线。市陶瓷批发部东内史仓库和公益库坚持商品到货 必须及时验收入库,地产品当日入库,零担3日内入库、整车1周内入库。 70年代,随着旧库翻建,仓储条件逐年改善,管理也不断加强,不少仓库实行分区、分 类、定位、定量管理,做到大类商品分库,小类商品分区,鲜活商品按等分垛,坚持小量进 货,以勤变多,以快变少,适销商品近库储存,滞销商品远库储存,鲜活商品分类分等储存, 入库商品实行架式保管,一货一卡,减少商品霉变、破损,提高库房使用率。 1973年,基层供销社整顿店容店貌、库容库貌,万宝供销社探索出前台后库一个卡准快 盘点法的先进经验,营业柜台和仓库商品全部实行架式保管并五五摆放,前台后库商品分类 统一建卡,进货销货日下账,日清日结,改变关门停业盘点商品的作法。这种方法随着“远 学昌五、近学万宝”竞赛活动的开展在全系统零售商店全面推广。 1980年,省供销社组织仓储开展商品堆码规格化、商品养护科学化、库内卫生经常化, 库房实现无火灾、无盗窃、无霉烂变质、无虫蛀鼠咬的“三化四无”竞赛活动。市农业生产 资料公司马家沟仓库105种库存商品实行大类商品定库分区安排,小类商品一货一位分段堆 码,商品离地离墙,间距合理,整齐美观,货物有品、有卡、有账,做到账、货、卡相符。 1984年,贯彻商业部下发的《商业仓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实行仓库管理企业化,独 立核算自负盈亏,解决仓库和购销业务混在一起吃大锅饭问题。1986年1月,市日用杂品公 司沟沿库首先试行独立核算收费经营,实行“三定三联盈利分成”的库长负责经营承包责任 制。“三定”为:货、账、卡相符率定为95%,费用率定为6‰,损耗率定为3‰;“三联” 为:联服务质量、联商品养护、联安全无事故。收费标准:向各业务经营部门收商品保管费 按月平均储存商品总值6‰作为仓库经费。盈利分成比例为:仓库月收入减去月支出,如有 盈利,按二八分成(保管员得20%,仓库积累80%),积累用于更新改造,以库养库。 1987年,供销社系统大型仓库全部推行承包经营,对内核算,对外开放收费,变单纯服 务型仓库为经营服务型仓库,改变了几十年无偿使用仓储设施的作法。承包后的仓库继续开 展“四好四无”、“六好文明库”竞赛活动,提高管理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管理条例,突出 仓库管理与经济效益挂钩。管理条例对保管员、库主任、警卫人员岗位责任规定明确,对商 品进库、保管、出库及仓库安全要求清楚,并定出考核目标和奖惩标准。仓库竞赛实行计分 考核制,强化量化管理标准。1987—1990年,先后有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的马家沟化肥库、 市日用杂品公司的沟沿库、市干调食杂公司的新马路干调食杂库被商业部、省供销联社命名 为先进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