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组织沿革和基层组织 第三章 基层组织和党组 第三节 基层党委 1946年4月哈尔滨解放以后,到年底全市总共有党员437人,分布在各个单位,按单位组 成支部或者几个单位组成联合支部。1949年8月,市委决定组建学校党委和公安党委。之后, 根据东北局《关于城市的组织形式与领导关系问题的若干规定》,于1949年11月和12月分别 组建国营企业党委和省市营企业党委(1951年1月两个党委合并为公营企业党委)。1950年1 月,组建公用交通企业党委、军工军需企业党委、市直属机关党委、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 5月,市委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会议,决定撤销公营企业党委、公用交通企业党委、学校党 委、军工军需企业党委,其所属党组织由市委直接领导;撤销公安党委,组建市公安局党组。 随后,上述党委陆续撤销。10月,组建哈尔滨机车车辆修理工厂党委。1951年7月,组建市 政府机关党委。1952—1953年,相继组建伟建机器厂党委、东安机械厂党委、哈尔滨电机厂 党委、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党委、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工程处党委(后改为量具刃具厂党委)、 松江电机厂党委、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党委、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东北农学院党委、哈尔滨 外国语专门学校党委。到1953年年底,全市共有24个基层党委、126个总支部、1169个支部。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相继有一批工厂企业建成,这些工厂和一些老的工厂企业相继 组建党委。其中有:一○一厂党委、龙江电工厂党委、松江电机厂党委、哈尔滨锅炉厂党委、 哈尔滨轴承厂党委、阿城仪表厂党委、哈尔滨工程机械制造厂党委、哈尔滨卷烟厂党委、建 成机械厂党委、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党委、哈尔滨汽轮机厂党委、哈尔滨绝缘材料厂党委、哈 尔滨林业机械厂党委、哈尔滨水泥厂党委、哈尔滨机电安装公司党委、哈尔滨电碳厂党委、 哈尔滨电线厂党委、哈尔滨发电厂党委、黑龙江省建设厅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党委、松江拖拉 机制造厂党委、松江胶合板厂党委、香坊木材综合加工厂党委、哈尔滨糖厂党委、和平糖厂 党委、哈尔滨市邮政局党委。在大学,组建东北林学院党委、哈尔滨师范学院党委、黑龙江 大学党委、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到1964年年底,全市共有417个基层党委、327个总支 部、7584个支部。1965年,又组建哈尔滨电业局党委、黑龙江无线电仪器厂党委、哈尔滨电 影机厂党委、哈尔滨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党委、正阳河木材综合加工厂党委、哈尔滨木器制造 厂党委、哈尔滨市长途报话局党委、哈尔滨市市内电话局党委、哈尔滨热电厂党委、滨江电 器厂党委、哈尔滨拖拉机配件厂党委、星光机器厂党委、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党委、第七O三 研究所党委、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哈尔滨电工学院党委、黑龙江中医学院党委、哈尔 滨体育学院党委、哈尔滨艺术学院党委、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党委。在此期间,一些所属单 位多的局改党组为党委,组建交通管理局党委、商业局党委、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市分行党 委、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哈尔滨市分行党委、教育局党委、文化局党委、物资局党委、冶金机 械局党委、轻化工业局党委、手工业管理局党委、建设局党委、房地产管理局党委、建筑工 程管理局党委、税务局党委、第二商业局党委、粮食局党委、卫生局党委、体育运动委员会 党委。 1966年5月,各高等院校党委划归省委领导。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各工厂企业党委均恢复,一批所属单位多的局相继改党组为 党委,同时组建一些新的党委。其中有:林业机械研究所党委、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 究所党委、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党委、第四十九研究所党委、六二七研究所党委、哈尔滨 焊接研究所党委、哈尔滨铁路工程学校党委、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党委、哈尔滨经济管理干 部学院党委、哈尔滨教育学院党委、哈尔滨大学党委、航空工业部哈尔滨物资供应管理站党 委、兵器工业部哈尔滨物资管理处党委、哈尔滨第三发电厂筹备处党委、哈尔滨炼油厂党委。 到1990年年底,全市共有583个基层党委、805个总支部、14958个支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