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农副产品价格 第四章 干菜、调味品价格 第二节 豆制品 民国期间,哈尔滨已有半机械化生产的豆腐坊,价格比较稳定,由生产、经营者自定。 1926年,每块水豆腐零售价为1—2戈比。哈尔滨沦陷初期,1933—1938年,每块水豆腐零售 价为0.01元(伪满币,下同)。1939年起,由于日伪政权实行粮食配给制,豆制品原料紧 缺,价格不断上涨,当年每块涨到0.02元,1940年为0.067元,1941年为0.074元,1943 年涨到0.103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尔滨市豆腐价格比较稳定。1955年,水豆腐零售价格每块 0.02元(新人民币,下同),干豆腐每500克零售价格0.17元。随着原材料、燃料价格上调, 豆制品价格也相应调整,每块水豆腐零售价格1956—1964年为0.02元,1965—1984年为0.025 元;每千克干豆腐价格1956—1961年为0.34元,1962年上调到0.52元,1965年又调到0.56 元。 1982年起,对用议价大豆加工的豆制品实行议价销售,出现牌价、议价并存的局面。 1985—1990年,由于价格改革逐步深入,豆腐价格也根据生产成本和管价形式变化而经常调 整,呈逐年上涨趋势。以1985年价格为100,到1990年,干豆腐价格上升150.8%,水豆腐价 格上升2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