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 1月1日 市首届群众冰雕比赛在兆麟公园举行。 1月4日 哈尔滨灯泡厂生产的17种型号的光明牌汽车灯泡和普通白炽照明灯泡进入国际市场,畅销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英国和美国,出口汽车灯泡150万只,普通白炽照明灯泡35万只。 1月21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妥善安排出国赴港后又回哈的归侨侨眷、港澳同胞工作和生活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1月23日 参加第九届国际雪像比赛的中国哈尔滨雪像队获B组冠军。 1月28日 原日本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被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2月10日 市政府召开土地管理工作会议,对城乡土地管理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坚决刹住随意侵占郊区耕地滥建房屋、私自出租、非法买卖和转让等歪风。 2月16日 首次哈市少年短跑道速滑赛在南岗体育场举行,5个区的40人参赛,香坊区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2月17日 市委召开常委会议,讨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会议决定,市委成立整顿工作办公室,由范鹏绪、李春来负责。 2月20日 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动员全市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决议》。 2月26日 市政府召开工业企业整顿工作动员大会,宣布哈尔滨轴承厂、正阳河木材加工厂、电业局、亚麻厂等15个单位为全市首批进行全面整顿的重点企业。 2月28日 市粮油综合加工厂工人郭志坚因救3名被歹徒劫持的女青年而身受重伤。省、市领导杨易辰、李力安、陈雷、赵德尊、李剑白、王化成等先后到医院慰问郭志坚。市委、市政府授予郭志坚"雷锋式好民兵"荣誉称号,并记一等功。3月18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工人体育馆公开审判"二·二八"案件罪犯,依法判处流氓杀人犯刘福滨死刑,判处流氓杀人犯杜万年、樊文举无期徒刑。 △ 北京--哈尔滨微波干线经国家验收完毕,正式启用。 3月3日 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在友谊宫举行,337名政协委员出席会议。会议选举王化成为市政协主席。会议于11日闭幕。 3月5日 市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友谊宫举行。分别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市人大常委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会议还通过《关于热烈响应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号召,动员全市人民积极开展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太阳岛风景区的议案的决议》。会议于11日闭幕。 △ 市地方党史编审委员会成立,市委第二书记王钊任主任委员。 △ 市委打击经济领域中违法犯罪问题领导小组成立,市委副书记赵国强任组长。 3月6日 市儿童福利基金会成立。 3月10日 市政府决定3月13日为哈市全民卫生日。 3月17日 市第十九届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召开,市政府授予12人为特等劳动模范,997人为劳动模范,450个单位为模范单位和集体,会议于19日闭幕。 3月19日 市委常委会议同意,民盟、民革、民进、民建和九三学社5个民主党派的办事机构为局级建制。 4月3日 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授予邢文福等12名同志市特等劳模称号的决定》。审议批准了《哈尔滨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则》、《哈尔滨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哈尔滨市市场管理暂行办法》。 4月9日 哈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开始进行人口普查试点工作。 4月11日 市政府颁布《哈尔滨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则》、《哈尔滨市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暂行办法》和《哈尔滨市道路交通违章暂行罚则》,自5月1日起施行。 4月16日 市委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对台工作小组。姚学融任组长,各区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也改为对台工作小组。 4月20日 在1982年全国冰球甲级联赛中,哈市冰球一队荣获冠军。 4月21日 从零点开始,哈市利用微波电路向全国各地开放长途电话业务。 △ 哈尔滨农业机械厂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压轮式谷物播种机。 4月29日 在省劳动模范命名表彰大会上,哈市二轻局总工程师安振东、制氧机厂车工朱焕学、针织二厂档车工李焕玲、哈尔滨制药厂维修工王金铭等14人被命名为省劳动模范。 5月4日 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编纂〈哈尔滨市通志、通史、专志、专史〉的决定》。 △ 省、市共同成立极乐寺修复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商定由省宗教处拨65万元,市财政拨28万元,作为修复极乐寺费用。 5月7日 坦桑尼亚国家文化艺术团一行36人,由团长姆布霍古尼率领到哈市。 5月13日 市政府作出《关于1982年抓好人民生活14件事的决定》。 5月20日 全市城乡33万余名适龄少年儿童都戴上红领巾,实现了"红领巾城"。6月1日,两万名少先队员在青年宫广场,举行实现"红领巾城"少先队员列队检阅仪式,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5月28日 市政府召开儿童少年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授予靖宇幼儿园、亚麻厂托儿所等52个单位"市儿童少年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崔玉珍、孙幼忱等502人"市儿童少年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向从事儿童保教工作20年以上的1 401人颁发光荣证。6月13日 哈市首届换房大会在船坞公园举行。 6月20日 1982年全国青年举重锦标赛在哈市举行。23个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代表队的19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6月21日 国家批准在呼兰县城东南兴建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工程装机总容量160万千瓦,分两期建设。 △ 3时许,正阳河木材加工厂制材车间发生重大火灾,4 900余平方米的厂房全部烧毁,直接经济损失52万余元。 6月 市文管站在道里区新农乡阎家岗三砖厂发现一块距今22 370±300年的人类头骨化石残片和大量的古动物骨化石。经考证,阎家岗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人类狩猎和生活的群居点。人类头骨化石残片属于晚期智人,被命名为"哈尔滨人"。这是国内迄今已发现的北部最早的人类。 7月1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四系半导体器件专业讲师刘振茂,研究成功加压充氮检漏法,攻克了中国半导体器件生产中的一项难关。 7月6日 全国电度表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会议在哈召开。哈尔滨电表仪器厂获全国第一个电度表生产许可证,是全国70多个电度表生产厂家中唯一的获证单位。 7月14日 哈尔滨飞机制造厂自行设计制造的"运十一"多用途农林飞机首次试飞成功。 7月15日 市政府发出《严格控制迁入哈尔滨市人口的通知》,并成立控制迁入人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户政处。 △ 哈尔滨第二届出口商品洽谈会在北方大厦开幕。21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客商到会,这次洽谈会共签订510份合同,成交总额达6 100多万美元,比上届交易会增加90%以上。洽谈会于30日闭幕。 7月17日 第二届"那达慕"大会在哈尔滨动物园举行,近千名蒙古族群众参加了摔跤、打布鲁等民族传统活动。 7月22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一行35人到哈市视察。 7月24日 第十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在省展览馆剧场开幕,本届音乐会共演出22台70场节目,观众达12万人次。"哈尔滨之夏"于8月2日闭幕。 7月26日 市建二公司构件厂测温员孙明玉捉到1条两足蛇。这种蛇在省内属首次发现,在国内被列为第二号标本。 7月30日 哈尔滨棉毛纺织厂研制的雪花牌美丽绒经省、市科委有关部门鉴定,准予批量生产。该产品为全国纺织行业首创。 7月 国内史学界在哈召开首次全国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术讨论会。 △ 香坊区幸福乡哈铁危险品库院内发现一个金代古墓群。出土金、银、铜、铁、玉、玛瑙等器物和饰件等随葬品200余件。这一墓群的发现,为研究金代早期的历史、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8月8日 国家农牧渔业部在哈市召开北方畜牧工作会议。17个省、市、自治区和中央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以及先进典型单位的代表200多人出席会议。与会代表参观哈市郊区畜禽饲养专业户和重点户。 8月16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中央政治局委员胡启立等一行13人到哈市视察。 8月19日 学府路改建工程提前完工,全线通车。改建后的学府路宽48米,中间为30米宽的快车道,两侧分设6米宽慢车道和3米宽人行道。 9月6日 哈市运动员冯大伟在全国游泳锦标赛上,以2分8秒8的成绩打破男子200米混合泳亚洲纪录,并取得这个项目的冠军。 9月10日 哈尔滨工程机械厂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25吨全液压新型起重机。结束了国内不能制造越野起重机的历史。 9月14日 市首届退休职工体育运动会在市人民体育场举行。有39个代表队1 300多名运动员参加。 9月18日 日本著名作家森村诚一到哈市参观原日本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遗址。 9月20日 市人工制冷冰球场建成(市冰球馆)并于10月1日正式使用。 9月25日 首届北方杯中国象棋国手赛在哈市举行。 9月26日 哈尔滨通江晶体管厂研制成功SM-1型湿敏半导体器件和防爆型结构FB-8型可燃气体安全报警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 10月6日 哈市首届青年小发明、小革新成果展览会在青年宫开幕。 △ 哈尔滨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市长王化成任主任委员。 10月12日 在全国珠算技术邀请赛上,哈市平房区保国副食品商店王建军获全能、加减算两项冠军;哈尔滨百货站于春华获除算冠军。 10月13日 市政府召开全市技术选拔赛总结表彰大会,授予王建军等242人技术能手光荣称号并颁发证书,为南屏等42位成绩优异的技术能手晋升一级工资。 10月24日 国家农牧渔业部奶粉优质奖评比会议在哈市结束。哈市奶牛场生产的"松花江牌"奶粉和道里区新发公社胜利奶粉厂生产的"孔雀牌"奶粉分别名列第一、二名。 10月25日 哈尔滨一次变电所连续500天安全供电,设备完好率达99%。荣获国家电力部颁发的"红旗变电所"称号。 10月29日 16时许,哈市降下一场多年少见的大雾,江上渡船被迫停航。 11月18日 哈尔滨制氧机厂成功制造国内第一台纯度高、耗能低、技术先进的大型制氮成套设备,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11月20日 在省企业全面整顿检查验收试点现场会上,哈尔滨轴承厂五项整顿工作验收合格,成为省内第一个达到标准的试点企业。 11月26日 市委决定,成立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赵国强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 哈尔滨猪鬃厂生产的飞马牌鬃尾以质优畅销国际市场,1982年前11个月创外汇183万美元,在全国同类出口产品中居首位。 11月 市委、市政府召开郊区工作会议,总结交流推行生产责任制的经验。 12月14日 在中华全国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成立暨表彰先进大会上,市工业先进技术交流馆荣获全国职工技术协作先进集体称号;哈尔滨制氧机厂技师孙茂松等8人获全国职工技术协作积极分子称号。 12月18日 国内设计生产能力最大的细木工板生产线在哈尔滨木器厂建成并开始生产。 12月26日 挪威著名钢琴家埃娃·克纳尔达尔和小提琴家奥利·博恩到哈市访问演出。 12月28日 第三空调机厂与哈尔滨建工学院协作研制成功国内首创去雾除湿机通过市级鉴定。 12月31日 市第九届冰灯游园会在兆麟公园和儿童公园同时开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