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天主教 第一章 宗教活动 第三节 天主教徒 全市的天主教徒,按国籍主要分为中国教徒、波兰教徒、俄国教徒。此外,还有意大利、 法国、爱尔兰、比利时、德国、朝鲜和无国籍等十几个国家的外籍信徒。哈尔滨解放前,中 国教徒有1300—1500人,波兰教徒有2000—3000人,东仪天主教徒(主要是俄国人)有200 人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大部分外籍教徒陆续离境。1953年有500人左右,至1990 年末(除外教、留学生外),市内波兰天主教徒仅有1人。 全市早年的天主教徒中多为中东铁路员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教徒成分中: 家庭妇女、小孩占72%,小手工业者占15.7%,小商人、农民占7.5%,自由职业者占 4.8%。 教徒中妇女、小孩占的比例大,表明天主教徒家庭化、血统化,故教徒与年俱增。1953 年,在哈中国教徒1267人,其中道外教会教徒1039人(包括血统教徒230户,计1015人); 香坊教会教徒228人(包括血统教徒51户,计183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天主教徒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做出了优异成绩。1986年,市天主教爱国会召开为“四化”做贡献经验交流会,徐俊亭、康 淑珍、马建西、刘秀荣、潘云芳、徐金栋、马英君、黄子芳等被评为先进个人;1988年,在 市政府召开的宗教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除上述人员外,还 有宋广有、刘生、丁贵凤、苏凯明、齐景章也被评为先进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