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服装业 第一章 机织服装 第一节 衬 衫 20世纪初,哈尔滨衬衣业大都是由几人或十几人组成的私人衬衣庄,设备简陋,制做工 艺比较简单,制做的关键部分只有领子和袖口。领子为软领,有大翻领、小翻领、尖领。袖 口有翻袖、不翻袖,翻袖袖口有按扣。衬衣料有布质、丝绸、府绸,档次不一。1955年合作 化前,哈尔滨信义发衬衣庄、胜友衬衣庄生产的衬衣在市场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1956年,胜友衬衣庄等70家私人服装店合营为企新服装厂(哈尔滨装饰织物厂前身), 进行衬衣生产,成为当时哈尔滨生产衬衣的主要厂家。1957年,哈尔滨市第一服装生产合作 社开始批量生产衬衣,产品由商业包销。原料多用毛白细布,有时也用高档的漂白府绸。规 格只有大中小3个号,造型简单,花色单调,领子均为软领。1959年,哈尔滨市服装一社与 哈尔滨市服装二十社合并为哈尔滨市松花江服装厂,为市少数商店和省二级批发站常年加工 生产各种衬衣,年产量6万件,年销售额达30万元。由于缝纫机都是44型脚踏机,手工锁钉 和熨烫,效率低,机台日产量不到10件。1962年改脚踏机为轴杠电力传动缝纫机,衬衣生产 改为流水作业,单机产量略有提高,但衬衣品种没有大的变化。 60年代初,哈尔滨市衬衣生产已由国营企业扩展到集体企业。1963年,除哈尔滨市松花 江服装厂生产衬衣外,哈尔滨市新兴服装杂品厂也开始生产软领衬衣。1965年,哈尔滨市松 花江服装厂改名为哈尔滨衬衣厂,专门从事衬衣生产。为提高衬衣质量,工厂组织有关技术 人员赴上海衬衣厂学习上胶领衬衣新工艺,将树脂胶粒兑制丙铜等料,加工成液体,刷到衬 衣领条上,再经熨烫加温定型。采取新工艺后,男衬衣领型挺括、美观,但牢固性较差,市 场销售仍看好,年生产量达10多万件。与此同时,新兴服装杂品厂在市服装纺织工业公司技 术室的帮助下,也相应地进行了衬衣工艺改革,开始试制男衬衣塑料薄膜硬领新产品。经过 一年的试产,新产品全面投产。衬衣年产量达20万件,产品销往省内10余个市县。同年,哈 尔滨衬衣厂青松牌男衬衣、双喜牌女衬衣在东北三省同行业衬衣产品质量评比会上被评为第 一名,男衬衣获金质奖。 1966年,企新服装厂改名为工农衬衣厂,衬衣年生产能力为50万件。1967年,国有企业 工农衬衣厂转产,集体企业成为哈尔滨市衬衣生产的主体。哈尔滨衬衣厂开始实行小流水 (也称小分业)生产管理方式,厂内火车头生产小组人均日生产衬衣达14件。此间,在市服装 纺织工业公司技术室的帮助下,采用塑料薄膜领衬新工艺试制男衬衣,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 而且比树脂胶领工艺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同年,哈尔滨市新兴服装杂品厂改为哈尔滨市 红旗衬衣厂,拥有国产先进设备50多台套,日产衬衣1000件,年产值达300万元。1968年, 哈尔滨市东方服装厂并入哈尔滨衬衣厂后,从业人员达400人。各种设备近200台。当年生产 各种男女衬衣30万件,女衬衣占总产量的30%。 1970年,哈尔滨衬衣厂根据商业部门订货需求,将男衬衣领改为树脂热压、围领定型工 艺。改进了造型领衬粘合牢度,降低了缩水率,衬衣质量合格率达到90%,衬衣花色品种达 到10种。女衬衣用料除各种色泽的花棉布外,还增加了各色涤棉、涤丝、绵缎等。1974年, 哈尔滨市衬衣生产企业生产的衬衣开始出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衬衣生产迅速发展。1979年,哈尔滨衬衣厂生产的青松牌男衬 衣被评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优质产品和黑龙江省地方名牌产品;双喜牌女衬衣在全国同行 业产品质量评比中以99.61分成绩名列第三,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 1980年以后,外地衬衣产品不断涌入哈尔滨市。哈尔滨服装产品由商业包销改为自产自 销,产品竞争促进了衬衣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哈尔滨衬衣厂衬衣生产工艺由树脂热压 围领定型改为热压粘合后,女衬衣的合格率达到90%,男衬衣合格率达到94%,花色品种达 到20种,增强了衬领的牢固度,解决了领型起泡的质量问题,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赢得了市场。哈尔滨衬衣厂与哈尔滨市红旗衬衣厂产品销往美国、日本、苏联、加拿大、香 港等10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衬衣年产量10万件,出口2.2万件,实现出口交货值44万元。 1985年,哈尔滨衬衣厂与哈尔滨市前卫服装厂、哈尔滨市松江服装劳保厂、哈尔滨市新兴服 装厂合并后改称为哈尔滨市雅美时装制造公司,有职工1000人,各种服装设备500台。衬衣 年产量达60万件,衬衣出口量占50%。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哈尔滨市雅美时装制造公司于19 88年8月解体,划分成哈尔滨市时装厂、哈尔滨市呢绒服装厂、哈尔滨衬衣厂。1989年,哈 尔滨衬衣厂产品在市衬衣产品质量评比中获第一名,被评为哈尔滨市优质产品。此间,男衬 衣变化不十分明显,主要是领型款式由大到小,由尖领到方领。女衬衣受新潮时装的冲击, 变化较多。领子有立领、圆领、磨盘领、小西服领等。款式、色泽、面料不断翻新。 1990年,哈尔滨市共有集体所有制衬衣生产厂家3个,职工763人。各种设备514台,其 中缝纫设备359台。衬衣年产量36.3万件,实现工业总产值911万元,利润61.6万元。出口 11.2万件,实现出口交货值215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