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公共交通
第五章 其它客运
第一节 通勤捎脚

  由于“文化大革命”等原因所致,1966年7月始,哈尔滨市的公共交通逐年紧张,出现
了“乘车难”,尤其是早晚客流高峰和冬季乘车更难。1978年,日客流量80万人次,1979年,
日客流量最高峰超过百万人次。为缓解早晚高峰“乘车难”,1980年11月,市政府除确定部
分较大工厂实行错时上下班外,还针对职工通勤车往返程空驶或客位乘员不饱的实际,组织
符合条件的部分通勤车在早晚客流高峰时有偿(按公共电、汽车票价标准售票)运送所经公
交线路站点的乘客。当年参加通勤捎脚的单位共有59家,车辆65台,日运送乘客6万人次。1
981年,又有61个单位的111台客车参加通勤捎脚。到1983年,参与通勤捎脚的单位达到223
家,车辆476台。
  1990年末,全市共开辟通勤捎脚线路43条,参与捎脚的单位326家,投入车辆936台,日
载客能力达7.9万人次。
显示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