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航 运 第四章 船队组合 第二节 分节驳顶推船队 分节驳顶推船队采取由新型的分节驳船和推轮组成新型的货运船队,它与以前沿用的拖 带船队以及以旧有的拖轮、驳船经过改造进行顶推的船队完全不同,不但推轮、驳船船型构 造不同,而且推轮与驳船的组合方式也是全新的。 1975年8月,国家交通部在哈尔滨召开了内河分节驳顶推船队研制工作会议。会议确定 由黑龙江航运管理局负责进行研制。由交通部科技局、省科委各拨款20万元,航运管理局自 筹研制费10万元,组成以航运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秦玉瑞和水运科学研究所所长赵树 信为正副组长的分节驳顶推船队研制领导小组。下设大、小分节顶推船队研制组,分别由哈 尔滨修造船厂副总工程师杨溶东和航运管理局技术处工程师原树成任组长。为使这项研制工 作得以顺利进行,邀请了交通部水运科研所、上海船舶运输科研所、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省交通学校和哈尔滨船舶修造船厂等单位参加共同研制。 在技术资料不全的条件下,经过各单位学者和设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于1976年,完成设 计并交由哈尔滨修造船厂制造。1977年,建成喷水式220千瓦推轮1艘,300吨级分节驳船4艘。 1978年,在松花江哈尔滨区段进行多次载重试运,并取得成功。同年9月,交通部组织有关 部门对分节驳顶推船队进行技术鉴定。经测试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技术测试 和运行实践都验证分节驳顶推在很多方面比普通船队具有优点。分节驳顶推船队在编组船队 时,利用无缆组合方式既方便又节省时间。以前一列式拖带或顶推船队编组时都是用钢缆绳 连接。新建造的推轮与分节驳的船组合是采用机械组合装置。推轮、驳船都装有连接锁,相 对地装于推轮首部和驳船尾部,形成“一公一母”左右对称。编队时,连接锁的钩抓张开, 当连接柱进入连接锁内时,使推轮和驳船及驳船之间紧密抱合形成整体船队。这种无缆组合 船队,由于连接方式简便,编队迅速。以前用有缆编队需60分钟,无缆编队只需15分钟,编 组船队速度提高3倍。航速快和节能是新型船队又一优点。分节驳顶推船队能充分利用伴流, 又兼推轮螺旋浆掀起的水流打不到驳船的首部,因而船队阻力小、航速快,并能节约燃料消 耗,降低成本。用相同功率的拖轮、推轮,在相同的航线,拖带、顶推同样3艘1000吨重载 驳船,普通拖驳船队每小时上水航速为5.9公里,分节驳顶推船队每小时上水航速为8.5公 里,提高航速44%。普通拖驳船队每千公里耗油量35公斤;分节驳船队只耗5.8公斤,每千 公里节约燃料29.2公斤。 分节驳船由于无须配备船员,千吨级分节驳每船可节省4名船员,由于甲板上不再需要 设置船员房间,因而增加了货位存积面积。1000吨级普通驳船装载量最多为1200吨,而分节 驳在同样吃水条件下装载量可达1400吨。每驳可多装200吨。 分节驳船载货全部装载到甲板上,又兼船队编结和解队简便迅速,也为港口机械化作业, 提高装卸效率创造了条件。 运行安全和造价低,又是分节驳顶推船队的一大优点。在新型的分节顶推船队上,只在 拖轮上用驾驶员操舵,在正常航道上驳船船员无须操舵。而且推轮驾驶台与机舱间的联系迅 速准确,推轮值班驾驶员可随时随地利用车钟和舵轮控制航速和航向,船队运行安全系数大。 分节驳船线型简单,在黑龙江水系干线上采用300、600、1000吨3个分节系列标准,规格统 一,因而造船用料比普通驳船用料少,造船周期短,批量造船造价低,投产快。同样吨级的 分节驳,比普通驳船造价节约20%左右。 分节驳顶推船队在哈尔滨区段试航成功后,哈尔滨船舶修造厂便大量建造分节驳船和推 轮,这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船队很快推广到黑龙江水系各航区。同时,根据国家交通部的 指示,长江、黄河、珠江水系各航运部门在哈尔滨修造船厂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也开始建造 分节驳和推轮,使黑龙江航运管理局开创的分节驳顶推船队推广到全国内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