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施工技术 第六章 施工新工艺 第一节 滑升模板工艺 滑升模板工艺是70年代初从上海、北京等几个城市学习引进哈尔滨的。系竖向结构现浇 混凝土施工的一种新工艺。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模板不断滑升,钢筋不断绑、焊连接,混 凝土不断浇灌,直至混凝土浇灌完成。滑模技术一般情况下宜于昼夜连续施工。节约人力、 模板,施工速度快。哈尔滨市建一公司于浩良河化肥厂造粒塔工程上应用。该塔外径9米, 塔高64米,为不变截面圆形筒体结构。施工时塔壁内外设钢模板,固定于以型钢制成的围圈 上,围圈固定于门式提升架上。从基础顶面沿筒壁中心布置16个连续上来的钢支承杆。作为 提升架上升的支承杆件。各提升架分别以人力扭动丝杠千斤顶,使其带动围圈和模板同步上 升。由于昼夜连续作业,用9天完成任务,质量良好。 浩良河造粒塔应用滑升模板技术之后,哈尔滨市先后在烟囱、水塔、排毒塔、筒仓墙体 等工程上应用,施工技术又有新发展。1973年,市建一公司于造纸厂排毒塔工程施工。塔体 为园形变截面,上口外径2.3米,下口外径4米,塔高60米,红砖内衬,采用无井架手动丝 杠式千斤顶滑动模板,在变截面筒体滑模方面积累了经验。市建二公司在煤气公司钢筋混凝 土烟囱,用滑升模板方法,低温气候施工,取得良好的成绩。哈尔滨水泥厂3号窑钢筋混凝 土墙体,采用滑模施工方法。施工3号窑主体时,其设备基础高出地面,吊车不能进入厂房 进行后期屋架吊装,鉴于此种情况,该工程利用钢屋架,滑模操作平台,在滑升中屋架为操 作平台的支承梁,随墙体不断上升,屋架也不断上升,墙体高度到位后,屋架也达到设计标 高,省去了为滑模施工而单独制作操作平台梁,解决了屋架高空吊装问题。1974年,市建一 公司在数次滑升经验基础上,又组织省电视台主楼框架工程液压滑模施工。该工程建筑面积 6164平方米,长33米,宽10米,柱距5米,地上16层(局部18层),露天台顶标高68.25米, 内设两组电梯。滑升过程中,应用146个液压千斤顶驱动上升,每次上升的步距以电控方法 控制,滑升过程中的垂直度以激光检测。电视楼工程的两个山墙,由于保温要求,用普通钢 筋混凝土和陶粒混凝土构成,采用双滑方法,即内外两种材料临界处加上一个滑动钢模滑升, 是当时国内最大最高的框架滑模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