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物资资源 第三章 地方物资 第二节 自行采购 自行采购是物资部门筹集资源的一个重要渠道。1979年以前,每年都组织进一定数量的 计划外物资,弥补计划缺口。在实行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和“计划与市场调 节相结合”的分配体制以后,每年通过国内市场和其它渠道继续购进一定数量的计划外物资, 以进行物资平衡和扩大供应量。 煤炭:1980—1990年共组织计划外煤炭225.7万吨。另外,从1965年开始还组织了大批 人力、运力到省内各煤矿购运落地煤,到1990年共运回落地煤3205万吨,扩大了计划外资源 量。 钢材:1980—1990年共购进计划外钢材49.18万吨,平均每年约4.1万吨,其中1986— 1990年购进的数量相当于同期国家分配量的30%。 木材:哈尔滨市背靠林区,从60年代即从省内附近的林业局组织进一定数量的计划外木 材,补充市内木材供应缺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一定范围内开放了部分统配物资 进行自由买卖,哈尔滨市物资部门为扩大木材资源与省内一些资源好、守信誉、有常年关系 的林业局建立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木材公司在清河、沾河、方正三个林业局建立了资源基 地。1986年从这三个林业局购进木材1.5万立方米。另外,还根据铁路运力紧张的实际情况, 重点开发松花江沿岸和黑龙江南岸资源,通过水运、陆运将木材运进哈尔滨市。从1980— 1990年共购进木材35.7万立方米,约占同期木材进货量20%。 水泥:1985年以前,全市每年组织进计划外水泥1.5万吨左右。1986年以后,随着市场 开放,自购水泥数量逐年增加,1986年为4.2万吨,1987年为5.5万吨,1988年为9.8万吨, 1989年为11万吨,1990年为2.4万吨。1986—1990年平均购进量相当于1985年以前年购进量 的4—5倍。 化工原料:从1980—1990年共购进计划外纯碱1.4万吨,橡胶1.1万吨,硫酸2.3万吨。 以1990年为例,计划外进货纯碱占当年进货量49%,橡胶占42%,硫酸占15%。 机电产品:1980年二类机电产品统一订货取消后,市场购进资源比重上升到90%;1982 年统配机电产品的供货形式也取消了,绝大部分资源靠市场渠道解决。1990年自由购进机电 产品金额达16919万元。其中,购进计划外汽车1396辆,进货额为7600万元。 |
||